期刊文献+

甘蓝型纯黄籽油菜新品系YR 5602的选育 被引量: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甘白远缘杂交和复合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经7年8代选育,于2004年育成了甘蓝型纯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系YR5602,其芥酸含量为1.18%~1.66%,硫甙28.8~38.3/μmol/g,含油量43.8%~45,2%,种子蛋白质23.3%~24.6%;群体黄籽株率达100%,黄籽频率达100%,黄籽度高达1.94~2.0,除种脐颜色稍深外,种皮全部为淡黄色且无斑点,不论是自交种或是天然种,其黄籽性状均表现极为稳定。已有两个甘蓝型油菜纯黄籽双低组合进入贵州省预备试验。至目前为止,象这样稳定的纯黄籽甘蓝型油菜双低高油分材料极为少见,是1份极为珍贵的重要种质资源,对甘蓝型油菜黄籽优质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90,共4页 Seed
基金 贵州省"十一五"攻关项目[黔科合N2字(2005)3006] 贵州省农业厅项目[黔农科字(2004)011号] 贵州省农科院项目[院ZX[2006]025号]
作者简介 张瑞茂(1963-),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杂交油菜的选育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刘后利.甘蓝型油菜的粒色遗传和高油分育种的研究[J].刘后利科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147.
  • 2黄籽油菜的遗传育种研究[M].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第一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16.
  • 3高永同.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的研究.作物学报,1987,13(3):201-207.
  • 4陈玉萍,高永同,刘后利.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动态研究[J].中国油料,1989(4):10-15. 被引量:14
  • 5刘后利.油菜育种.中国自然科学年鉴(3)[J].自然科学进展,1988,(3):173-177.
  • 6刘后利,韩继祥.中国黄籽油菜种质资源的现状及其研究和利用前景[C].刘后利科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114.
  • 7李正强.油菜黄籽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J].种子,1989,8(4):31-33. 被引量:6
  • 8吴江生,石淑稳,刘后利.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的遗传研究[C].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4,229-303.
  • 9李殿荣,田建华.甘蓝型油菜显性黄籽基因的发现和黄籽杂交种的选育[C].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摘要,2000,30-31.
  • 10李加纳,张学昆,谌利,王瑞,崔翠.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遗传初步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4):16-19.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53

共引文献102

同被引文献146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