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丹阳方言三音节词构词论——兼议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机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音节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仅次于双音节词,由于成分多元、结构复杂,往往更能显示方言构词的个性。丹阳方言的三音节词不仅构词方式独特,而且在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的分布上具有强烈的极性倾向。文章立足于丹阳方言三音节词的构词特征,并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部机制作了适度的揭示。
作者
王建军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6-71,共6页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丹阳方言
三音词
结构类型
功能类型
双音化机制
分类号
H07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1]蔡国璐.丹阳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
王世华.扬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
[4]费嘉,孙力.南京方言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2
1
刘俐李.
连调中的折度打磨[J]
.语言研究,2005,25(4):23-27.
被引量:1
2
陈瑶.
汉语方言里的方位词“头”[J]
.方言,2003,25(1):88-9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7
1
吕叔湘.
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J]
.方言,1980,2(2):85-122.
被引量:24
2
吕叔湘.
丹阳方言的指代词[J]
.方言,1980,2(4):241-244.
被引量:13
3
蔡国璐.
丹阳方言的分区[J]
.方言,1984,6(2):89-93.
被引量:5
4
郭熙,蔡国璐.
丹阳市埤城的河南方言岛[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1(2):130-136.
被引量:12
5
郭熙.
苏南地区的河南方言岛群[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32(4):120-125.
被引量:20
6
蔡国璐.
《丹阳方言词典》引论[J]
.方言,1994(2):103-118.
被引量:5
7
顾黔.
从丹阳方言看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分界[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78-82.
被引量:4
8
侍建国.
丹阳话的“嵌入式”变调[J]
.中国语文,2008(4):339-348.
被引量:3
9
刘艳.
江苏丹阳话与山西云周话鼻音尾词的比较[J]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5):20-23.
被引量:1
10
马均.
丹阳方言声调格局的实验研究[J]
.文教资料,2011(7):41-4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王璐.
丹阳方言研究综述[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3):75-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郭炎孙.
浅谈丹剧艺术特色及其局限[J]
.中国民族博览,2017,0(5):129-132.
被引量:2
1
黄海泽.
双音化:偏义复词在演变中语素义的模糊与失落[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2):42-43.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