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大学生就业市场分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笔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多重分割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和一般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因素的联系与区别,探讨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相互作用。
作者
应松宝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劳动力市场分割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622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64
参考文献
15
1
Kerr C."The Balkanization of Labor Markets",in Bake,W.(ed),"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MIT,1984,pp.92-110.
2
Pirore M J."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Application",in R.Barringer and S.H.Beer(ed),"The State and Poor"(Cambridge,Mass.:Winthrop).1970.
3
Doeringer P and Piore M.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M].Lexington,MA:D.C.Heath,1971.
4
张炳申.
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机制发育的实践与启示[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3):47-53.
被引量:2
5
张炳申,朱卫平.
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及其转换[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2):72-80.
被引量:4
6
张炳申,李华民,罗明忠.
智力劳动的分配决定效应及模型[J]
.经济研究,2002,37(7):76-82.
被引量:22
7
葛苏勤.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最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00(12):53-56.
被引量:31
8
赖德胜.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
.经济学动态,1996(11):65-67.
被引量:43
9
赖德胜.
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
.经济科学,1996(6):19-23.
被引量:120
10
李萍,刘灿.
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J]
.经济学家,1999(6):18-22.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蔡.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被引量:139
2
鲁从明.
论商品价值的潜在源和现实源及知识积累的乘数效应[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2(4):55-63.
被引量:9
3
李华民.
也谈工资市场运行与按劳分配[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4):91-97.
被引量:3
4
张炳申.
试论广东经济运行中的收入变动及其调整[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3):21-28.
被引量:1
5
朱镜德.
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乡─城迁移理论[J]
.中国人口科学,1999(1):7-12.
被引量:47
6
朱镜德.
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模式、就业政策与经济发展[J]
.中国人口科学,2001(4):10-14.
被引量:17
7
谢咏.
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研究[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3(1):85-92.
被引量:8
8
吉利斯 波金斯 罗默 斯诺德格拉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9
郝克明 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623-634.
共引文献
622
1
陈扬霖.
2019年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21(1):78-84.
被引量:1
2
李长熙,张伟伟.
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知识图谱(2003-2021年):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100-112.
被引量:3
3
张敏,胡慧,陈波.
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的就业政策效应:二元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视角[J]
.经济研究,2022,57(7):64-83.
被引量:16
4
纪雯雯,赖德胜.
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与实践分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4,38(S01):104-115.
5
武中哲.
双重二元分割:单位制变革中的城市劳动力市场[J]
.社会科学,2007(4):47-57.
被引量:20
6
周小平,吕娜,唐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z1):202-203.
被引量:2
7
戎建.
迁移回报率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J]
.中国农村经济,2008(11):27-35.
被引量:15
8
张雪芳.
浅议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修复——兼议大部制改革所起的作用[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S2):95-96.
9
潘明媚.
高校扩招与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
.文教资料,2007(19):59-61.
被引量:3
10
许光伟.
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协同创造价值——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现代化的一般思考[J]
.当代经济科学,2003,25(2):46-52.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27
1
王淑芳,孙怡,谷慧敏.
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
.旅游学刊,2005,20(S1):162-167.
被引量:23
2
姚洁.
新型人才观下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150-151.
被引量:4
3
朱方长,莫利拉.
论高等教育改革的就业取向模式[J]
.经济师,2004(7):91-92.
被引量:3
4
李学雷.
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2):34-35.
被引量:3
5
张传翔.
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发挥[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4):8-11.
被引量:8
6
杨伟国.
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3-85.
被引量:65
7
谢维和.
对口与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关系模式[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9-11.
被引量:39
8
涂思义.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13-15.
被引量:129
9
陆素菊.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出路——透视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选择[J]
.江苏高教,2005(1):127-130.
被引量:17
10
叶忠.
近二十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3):75-79.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22
1
戴勇.
略论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实现途径[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2):79-82.
被引量:13
2
李从国.
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难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
.经济经纬,2008,25(1):82-85.
被引量:8
3
楼鑫垚,张万朋.
简论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体系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3):10-12.
被引量:3
4
卿石松.
教育回顾、城市婚姻与就业歧视--女研究生比例上升的经济解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8(9):21-24.
被引量:8
5
张学伟.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的“名校”与“民校”就业差距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22):75-76.
被引量:1
6
徐水晶.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归因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2):29-32.
被引量:2
7
谢芳.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贝弗里奇曲线分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125-127.
被引量:2
8
李文忠.
谈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4(1):4-6.
被引量:3
9
韦万祥.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成因与对策[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7):151-153.
被引量:3
10
谢芳.
贝弗里奇曲线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解读[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3):56-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64
1
王昕,潘婧.
论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7):86-87.
被引量:2
2
李长熙,张伟伟.
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知识图谱(2003-2021年):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100-112.
被引量:3
3
韩金清.
体育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6):159-161.
4
岳海洋.
基层就业大学生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
.山东青年,2019,0(2):23-24.
5
华贝贝.
政策网络的路径和模式:基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J]
.广东经济,2017,0(3X):288-288.
6
文学禹.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公平[J]
.思想教育研究,2009(2):30-33.
被引量:8
7
楼鑫垚,张万朋.
高校研究生培养成本计量方法探讨——以M大学为例[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3):76-80.
被引量:2
8
张婧.
构建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J]
.新西部(理论版),2009(9):132-132.
9
姚春,陈雪斌,钟振国,姜建萍,罗树坤,吴林,徐兴华,李娜,阮勇.
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3):140-142.
被引量:2
10
吴伟,刘志民.
经济弱势群体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系统性困境[J]
.现代教育管理,2009(11):19-21.
被引量:3
1
汪花明,王波.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13(6):142-142.
2
张宏军.
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及其治理[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2):110-112.
被引量:16
3
周姝彤.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其治理[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2):118-120.
被引量:1
4
聂颖.
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
.现代教育管理,2010(1):119-121.
被引量:7
5
张万兴,郭晓梅.
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15,0(8):51-52.
被引量:1
6
贾研,史宏建.
基于构建主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8):141-141.
被引量:4
7
于萍.
基于建构主义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
.民营科技,2008(8):61-62.
8
贾云鹏,刘青秀,张继华.
论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分割[J]
.江苏高教,2006(4):17-19.
9
王东海.
为什么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快速上升?——基于市场分割与信号甄别的理论解释[J]
.甘肃农业,2004(10):101-101.
被引量:1
10
李志强,白明华,王秀明,刘瑞萍,侯勤帮,刘文远.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发展的战略与策略[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9(S1):1-5.
中国高教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