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宁地区北五味子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可成友
高珍
杨玉超
马春雁
金常雪
机构地区
沈阳化工学院
辽宁金世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2015)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北五味子
辽宁地区
药用价值
资源破坏
野生资源
经济价值
产品价值
分类号
S567.7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作者简介
可成友(1958-),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的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郭志刚.
对中药材生产现代化的几点建议[J]
.世界科学技术,2000,2(1):47-48.
被引量:5
2
戴均贵,果德安.
现代中药生物技术研究综述及展望[J]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0,2(5):27-30.
被引量:14
3
丁乡,丁立威.
北五味子药市现状及后市浅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3):231-23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叶和春,李国凤.
获取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新途径[J]
.植物杂志,1998(4):16-17.
被引量:14
2
戴均贵,朱蔚华.
发根培养技术在植物次生代谢物生产中的应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1):69-76.
被引量:44
3
舒艳群,白守梅,陈毓亨.
RAPD技术在药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草药,1999,30(2):147-151.
被引量:20
4
杜旻,金若敏,吴耀平,张海桂,刘涤,胡之璧.
大规模培养的黄芪毛状根急性毒性研究[J]
.中草药,1999,30(6):444-445.
被引量:6
5
王义权,周开亚,徐璐珊,徐国钧.
中药材品种高特异性PCR鉴别原理及其应用前景[J]
.中草药,1999,30(8):628-630.
被引量:4
6
陈瑶,张朝晖.
积雪草的资源分布与生药鉴别[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4):199-202.
被引量:49
7
肖培根,肖小河.
21世纪与中药现代化[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2):67-70.
被引量:151
8
于雪梅,郭顺星.
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体系的建立[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2):81-83.
被引量:44
9
高文远,肖小河,范磊,王康正,肖培根.
略论21世纪的药用植物栽培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3):133-135.
被引量:15
10
王宗伟,梁秀文,范兴亚.
蚯蚓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0,31(5):386-389.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22
1
钟传东,邱健,曹胜,申新春,钟传华.
五味子在林间沟谷小台地栽育技术[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33(4):41-42.
被引量:1
2
蔡洁,丁家宜,华亚男,李楠.
人参毛状根生物合成天麻素转化体系的建立[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14(2):29-31.
被引量:11
3
谭勇,梁宗锁,王渭玲.
生物技术在中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1-46.
被引量:12
4
张玲华,郭勇.
药用植物细胞的选育与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J]
.生物技术通讯,2006,17(1):105-108.
被引量:6
5
刘桂丰,牛遇达,杨传平,于影,侯英杰,王洋.
不同产地五味子果实中甲素和乙素的差异性[J]
.生态学杂志,2006,25(11):1421-1424.
被引量:4
6
张卉,王文全,杨全,张燕,侯富强,许永新.
东北地区野生五味子资源调查报告[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340-1341.
被引量:10
7
可成友,高珍,康宏玲,吴晓芳,金常雪.
北五味子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07(3):57-60.
被引量:11
8
刘群,罗莉莉.
药用植物生物工程研究进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5):1093-1100.
9
冀玉良,冀文良.
药用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2):103-105.
被引量:3
10
黄玉吉,陈义挺,陈菁瑛.
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
.福建农业学报,2008,23(1):100-10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0
1
钟传东,邱健,曹胜,申新春,钟传华.
五味子在林间沟谷小台地栽育技术[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33(4):41-42.
被引量:1
2
邢士国.
五味子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1996(5):10-11.
被引量:3
3
张昕祎,顾宇书.
五味子人工繁殖及栽培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07,20(B05):149-150.
被引量:4
4
可成友,杨玉超,马春雁,高珍,金常雪.
五味子市场及开发现状[J]
.新农业,2007(6):18-19.
被引量:1
5
林广梅,娄福贵,王运涛,哈长森.
辽五味子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J]
.辽宁农业科学,2007(3):100-101.
被引量:2
6
韩兆胜,陈丽萍,刘美良.
五味子主要病害的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J]
.农业与技术,2007,27(3):109-109.
被引量:1
7
薛彩云,严雪瑞,林天行,周如军,傅俊范.
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初报[J]
.植物保护,2007,33(4):96-99.
被引量:18
8
范美华.
五味子的研究新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07,22(5):281-282.
被引量:29
9
王书林.中药材GAP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0
郭锁成,张伟祥,韩非.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9):52-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钟传东,邱健,曹胜,申新春,钟传华.
五味子在林间沟谷小台地栽育技术[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33(4):41-42.
被引量:1
2
黄胜君.
五味子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3):101-102.
被引量:1
3
任胜利,张洪清.
北五味子实用栽培技术[J]
.人参研究,2009,21(4):46-47.
被引量:1
4
李全海,于洋.
五味子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137-138.
5
付海滨,李金堂,王芳,曲辉.
辽五味子出口基地GAP栽培技术操作规程[J]
.现代农业科技,2012(8):145-1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朱丽娜.
药材五味子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9):134-134.
被引量:2
2
李全海,于洋.
五味子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137-138.
3
马凤霞,赵权,刘广娜.
乙烯利和脱落酸对北五味子木脂素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4(13):155-158.
被引量:1
4
付海滨,邢颖新,于洋,张欣媛.
辽细辛出口基地GAP栽培技术操作规程[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29(1):5-8.
被引量:1
5
付海滨,张敏,徐宜宏,孔德英,魏春艳,孙涛,陈丽静.
出口龙胆草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技术规程(SOP)[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3):69-70.
被引量:1
1
刘大平.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3):39-39.
被引量:1
2
木薯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13(6):27-28.
3
何建群,罗仲恒,徐歉,刘玉美.
3种药剂防治稻曲病药效试验[J]
.植物医生,2013,26(4):34-36.
被引量:1
4
贾利元.
莴苣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上海蔬菜,2006(4):66-66.
被引量:1
5
苏荣吉.
北五味子的栽培管理技术[J]
.专业户,2001(3):12-13.
6
可成友,高珍,杨玉超,马春雁,金常雪.
北五味子栽培新技术(上)[J]
.新农业,2007(2):16-17.
被引量:1
7
姜莉,王泽龙,许承德.
五味子病虫害防治[J]
.新农村(黑龙江),2013(12):157-157.
被引量:1
8
刘凤菊.
五味子药害和病虫害综合防治[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13(1):53-53.
被引量:2
9
贾利元.
莴苣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2006(9):46-46.
被引量:1
10
海外农化短波集锦[J]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1(14):42-43.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