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春季(4—5月)江淮气旋预报专家系统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江淮气旋预报的关键是江淮气旋的生成和落区预报,我们以江淮气旋生成的两种模式为线索,以地面气压变化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波动类和焊接类两种江淮气旋生成和落区预报方案。同时对江淮气旋在烟台及其预报海区所造成的大风和降水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预报条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江淮气旋预报专家系统。
作者
蔡则鹏
宋同文
高瑞华
吴桃芳
机构地区
烟台市气象局
出处
《山东气象》
1996年第A00期35-39,共5页
Journal of Shandong Meteorology
关键词
江淮气旋
专家系统
气旋预报
春季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1
袁耀初,周明煜,秦曾灏.
黄海、东海入海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J]
.海洋学报,2002,24(S1):1-19.
被引量:4
2
杨良华.
江淮气旋大风预报研究[J]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1995,18(2):54-64.
被引量:3
3
申培鲁,高安春,黄丽雪,高岩.
初始场对MM5模拟黄淮气旋天气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J]
.山东气象,2006,26(1):28-30.
被引量:1
4
申培鲁,高安春,吕学梅.
MM5中尺度预报模式利用不同初始场模拟黄淮气旋结果的集成[J]
.气象科学,2007,27(2):140-146.
被引量:5
5
项素清.
“2008.4.9”江淮气旋后部大风过程诊断分析[J]
.海洋预报,2009,26(4):37-43.
被引量:11
6
徐迎春,魏建苏,朱伟军.
一次江淮气旋的模拟和海洋敏感试验[J]
.气象科学,2011,31(6):726-731.
被引量:8
7
王坚红,李星,苗春生,于波,陶玫.
海表温度与低层气温对江苏沿海冬季近地层风场特征影响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2012,28(6):819-828.
被引量:3
8
孙庆阶.
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的气旋大风[J]
.气象,1991,17(6):27-32.
被引量:2
9
王坚红,牛丹,任淑媛,苗春生,宋萍.
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2015,31(6):744-75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牛丹,徐方姝,魏博洋,李铭鉴.
海温对江淮气旋入海特征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151-155.
1
谢炯光.
登陆广东省的初、终热带气旋分析及预测[J]
.海洋预报,1999,16(2):62-68.
被引量:8
2
何夏江,曾素娟,冯锦全,贺忠.
预报南海热带气旋发展的业务流程[J]
.广东气象,1995,18(3):2-5.
被引量:1
3
何夏江.
西太平洋及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精度[J]
.广东气象,1990,13(3):39-40.
4
陈文玉,李培.
卫星云图在温带气旋发生发展中的应用[J]
.北京气象,1997(4):4-7.
5
曾素娟,伍梅.
在南亚高压分型基础上的综合多因子热带气旋*路径预报[J]
.广东气象,1990,13(3):10-12.
6
毛绍荣,丁松年.
热带气旋路径西行北翘预报方法的研究[J]
.广东气象,1997(3):11-12.
7
陈瑞钟.
盛夏热带气旋预报[J]
.广东气象,1993,16(3):9-10.
8
谢玲娟.
参加电传广播的几种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方法的精度[J]
.广东气象,1990,13(3):38-40.
9
邓冰,李坚辉.
影响湛江的热带气旋自回归分析和预报[J]
.海洋通报,2000,19(2):90-92.
被引量:1
10
广西气象台台风暴雨预报专家系统课题组.
广西台风暴雨预报专家系统[J]
.广西气象,1990,11(3):17-20.
被引量:3
山东气象
1996年 第A0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