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通僮子祭仪中的戏曲音乐因素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僮子戏”是源于僮子祭祀仪式、广泛流行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结合祭祀仪式来分析、探究其中所含的戏曲音乐因素及其从仪式中脱胎独立为戏曲的过程和原因,将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僮子戏”历史来源及特色,也可能为中国戏曲音乐形成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和观念。
作者
王洁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147,共6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僮子
祭仪
戏曲音乐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作者简介
王洁(1982-).女,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杨问春,施汉如,张自强.中国江海傩—南通僮子研究文集[M].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5.
2
中国戏曲志·江苏卷[M].中国ISBN中心,1992.339.
3
[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M].云贵彬,于允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4
杨问春,施汉如,张自强著.《中国江海傩—南通僮子研究文集》.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版.2005年4月第1版.
5
王仿.民间文艺季刊,1989,(3).
6
.《中国戏曲志·江苏卷》[M].中国ISBN中心,1992年版.第307页.
共引文献
15
1
秦翠红.
试论明清商人对职业戏班发展的积极影响[J]
.安徽史学,2005(5):15-20.
被引量:2
2
伍国栋.
《三六》与《三六》“家族”[J]
.中国音乐,2006(4):7-12.
被引量:11
3
戴峰.
论民俗与戏曲的关联[J]
.湖北社会科学,2007(3):137-140.
被引量:4
4
陈志勇.
老郎神信仰的民间考察[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4):221-225.
被引量:9
5
马丹丹.
迷狂的家户经验——王屋山巫医仪式的一项考察[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10-116.
被引量:3
6
王宁.
明清民俗对折子戏之影响[J]
.民族艺术,2010(1):68-71.
被引量:1
7
谢凌云,冯芸.
昆曲男旦断层之思[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24(5):111-115.
被引量:1
8
傅谨.
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历史经验[J]
.文艺研究,2011(5):81-88.
被引量:2
9
曾小月.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武术因素[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4):47-50.
被引量:3
10
刘代霞.
黔西北农村跳花灯民俗的生殖崇拜内涵[J]
.湖北社会科学,2012(11):115-1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5
1
高国藩,高原乐.
论敦煌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与南通童子十三部半民间说唱[J]
.文化遗产,2010(3):103-115.
被引量:6
2
朱秋华.
江淮童子戏研究的可喜成就[J]
.艺术百家,1999,15(2):127-131.
被引量:1
3
曹琳.
南通童子祭仪剧三类[J]
.艺术百家,1997,13(3):85-87.
被引量:4
4
吴丕能.
童子戏与实验通剧的比较研究[J]
.艺术百家,1997,13(3):88-91.
被引量:6
5
杨问春,施汉如.
南通僮子“十三部半巫书”研究[J]
.艺术百家,1995,11(3):83-88.
被引量:5
6
朱恒夫.
江淮傩歌“神书”[J]
.文献,1994(4):18-33.
被引量:2
7
朱恒夫.
江苏傩戏概论[J]
.江苏社会科学,1991(6):76-80.
被引量:7
8
周正良,朱恒夫.
傩歌《混天元点破》试探[J]
.艺术百家,1994,10(1):76-80.
被引量:1
9
张国基.
六合香火戏初探[J]
.艺术百家,1994,10(1):81-84.
被引量:2
10
杨问春,施汉如,张自强.
对僮子历史沿革的几点看法[J]
.艺术百家,1994,10(1):88-8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王洁.
微型音乐调查理念下民间戏班中的艺人研究——以南通通剧艺人严淑娟为个案[J]
.戏剧之家,2013(9):30-31.
2
王洁.
论南通童子戏的历史发展轨迹[J]
.上海戏剧,2013(11):22-24.
被引量:5
3
戴明月.
江苏香火神书研究综述[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3):86-89.
4
王洁.
通剧剧目来源及分类研究[J]
.戏剧之家,2021(18):27-2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戴明月.
江苏香火神书研究综述[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3):86-89.
2
钱海鹏.
童子戏的巫傩文化基因解析[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3):133-140.
被引量:2
3
王洁.
通剧剧目来源及分类研究[J]
.戏剧之家,2021(18):27-29.
4
秦越.
当代南通童子戏的文化传承 以通州胡氏消灾会为例[J]
.中国戏剧,2021(5):93-94.
5
史婧颖.
探寻新兴剧种的发展脉络[J]
.戏剧文学,2024(11):12-20.
被引量:1
1
戴晓莲.
琴曲《梅花三弄》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9(4):82-92.
被引量:9
2
王亮.
晋东南明清迎神赛社祭仪及其音乐戏剧[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3):46-49.
被引量:6
3
卢克刚.
京族唱哈祭仪及其音乐研究[J]
.艺术探索,1997,11(S1):85-93.
被引量:8
4
罗长山.
越南几种传统艺术形式[J]
.民族艺术,1992(3):94-101.
被引量:2
5
杨中举.
青春的祭仪——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多维仪式传播效果[J]
.电影评介,2013(15):23-27.
6
薄军.
贺岁片漫谈[J]
.戏剧丛刊,2006(2):85-86.
7
王亮.
早期钢琴作品创作的历史溯源[J]
.青年文学家,2012,0(20):124-124.
8
杨民康.
海南黎族道公祭仪吹打乐的跨时空关系比较研究[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1):51-59.
被引量:7
9
卢克刚.
壮族“蚂节”祭仪及其音乐[J]
.艺术探索,2007,21(5):14-18.
被引量:3
10
March[J]
.世界,2013(3):191-191.
中国音乐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