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6,共2页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参考文献3
-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人民出版社,1997.
-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A].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宣传处,省教育厅思政社科处编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文件汇编[C].2005.
同被引文献38
-
1王丽荣.试论毛泽东的榜样教育——从学习雷锋好榜样谈起[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6):28-30. 被引量:20
-
2孟崴.毛泽东伦理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1-12. 被引量:1
-
3段凤龙.试论毛泽东的榜样教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5(2):55-57. 被引量:2
-
4左凯旋,赵飞.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责任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8):95-97. 被引量:2
-
5曾宇辉.毛泽东对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贡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22-24. 被引量:6
-
6曹爱琴.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唐都学刊,2004,20(6):159-160. 被引量:2
-
7闫晓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98-99. 被引量:41
-
8曾长秋,徐德莉.毛泽东与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之比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4):1-6. 被引量:1
-
9徐发生,严国方.毛泽东思想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3):79-80. 被引量:1
-
10潘华实.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41-4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
-
1朱娇蕾.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性爱国教育的实现[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105-106. 被引量:2
-
2王玉婷,李堃.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动力探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4,28(5):61-65.
-
3武文斌.关于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当代价值探讨[J].小品文选刊(下),2016,0(8):139-139.
-
4马俊,叶倩辉,姚遥,胡渠.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化、制度化实践探究——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1):5-7. 被引量:2
-
1杨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J].中国证券期货,2013,16(5X):281-281.
-
2孔晓慧.试论邓小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20(2):8-10.
-
3司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J].教育评论,2016(5). 被引量:2
-
4王晓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0(7S):156-156. 被引量:1
-
5王国炎,陈爱生.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7):22-25. 被引量:50
-
6杨晓阳.基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39-40.
-
7祁新荣.学好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观 为培养“四有”新人而努力[J].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1996,9(1):34-36.
-
8包相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方法[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2):55-56. 被引量:1
-
9李华,谢倩.人文关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高等农业教育,2009(9):32-34. 被引量:4
-
10卢文昊,孙梦南.新课程改革下中学政治教育观研究[J].现代交际,2013(8):224-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