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治安控制模式的变迁看首都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理论的价值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公安机关的治安控制模式经历了三次重大变迁。第一次是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了发动群众运动进行阶级斗争的静态治安控制模式。第二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形成了以集中打击、统一行动为特征的“严打”治安控制模式。第三次是本世纪以来,以首都为代表的全国部分公安机关建立了以四张网络整体防控、警情常量精确指导、犯罪过程多点打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模式,并形成了一套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首都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理论。它总结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规律,突出了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公安基础工作,促进了中心工作与基础工作、打击与防范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代表着信息化时代治安控制模式的改革方向,对于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治安控制模式和警务运作机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 万川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6,共8页 Journal of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作者简介 万川,男,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治安系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1]陶驷驹.牢记伟人教诲做好公安工作--深切怀念彭真同志[N].人民日报,1997-10-28.

同被引文献4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