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中医》
2007年第3期157-159,共3页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9
1 余学庆,李建生.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3):9-13. 被引量:39
2 赵昱,仝小林,陈良.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演变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3-5. 被引量:22
3 柳红芳,仝小林,朴信映.肝胃郁热证在消渴病治疗中的辨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3):65-67. 被引量:36
4 朴信映,仝小林.清泻肝郁胃热法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4):62-63. 被引量:10
5 仝小林,柳红芳,朴信映,周水平.开郁清胃颗粒治疗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1,15(2):10-11. 被引量:28
6 周水平,仝小林,刘红星,杨魏,朴信映,李宁.开郁清胃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0):595-597. 被引量:4
7 毕桂芝,仝小林.舌下络脉诊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065-1066. 被引量:3
8 沙洪,张志远,周水平,仝小林.络通对不同病程STZ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北京中医,2005,24(3):178-180. 被引量:5
9 周水平,仝小林,潘琳,高文远.络通对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改变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3):25-2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41
1 潘琳,周水平,郭艳茹,彭俊云.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6):416-418. 被引量:13
2 朴信映,仝小林.清泻肝郁胃热法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4):62-63. 被引量:10
3 柳红芳,仝小林,朴信映.肝胃郁热证在消渴病治疗中的辨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3):65-67. 被引量:36
4 张萍,谌剑飞.糖尿病中医证型的分布及动态资料对比分析[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4):217-218. 被引量:6
5 张延群,韩清,和贵章,孔祥梅,李瑛,刘宏选,贺明安,曾平安,周旭生,张勇.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血糖关系分析[J] .中医杂志,1996,37(10):617-619. 被引量:104
6 周水平.糖尿病大鼠正糖钳实验方法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1):31-31.
7 赵静波.开郁清胃颗粒在改善糖尿病大鼠小肠残余应变中的作用[J].医用生物力学,2000,15(2):124-124.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1-20.
9 刘凤斌 方积乾.生存质量指标在中医证客观化中的应用[J].国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1,2(1):49-51.
10 祝德民.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1-409.
共引文献126
1 赵昱,仝小林,刘素宾.糖脂灵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β细胞一相分泌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1):53-55. 被引量:11
2 仝小林,李洪皎.糖络并重治疗2型糖尿病[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1):6-7. 被引量:13
3 王开成,方朝晖.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进展[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55-58. 被引量:1
4 徐胜珍,张利众.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5,22(4):14-16. 被引量:1
5 陈良,仝小林,徐远,赵天豫.辛开苦降论治糖尿病[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32-33. 被引量:6
6 赵昱,仝小林,陈良.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演变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3-5. 被引量:22
7 冯红岩.消渴论治观概览[J] .光明中医,2006,21(2):59-61. 被引量:3
8 张志远.降糖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困惑及思考[J] .药品评价,2006,3(3):223-224. 被引量:1
9 仝小林,胡洁,李洪皎,赵昱.糖尿病中医新论[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6):349-352. 被引量:62
10 魏治鹏,郭宏敏.代谢综合征中的郁和瘀[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03-804.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295
1 龚凡,陈清光,韩煦,刘亚华,陆灏.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和体质量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S01):55-56. 被引量:13
2 陈远瑾,李双蕾,覃海恋,蒋云霞,胡洲映,符芳,吴淑媛.2型糖尿病“蜜月期”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20(8):215-217. 被引量:3
3 苏浩,仝小林,王皖洁.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学术观点和经验[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198-200. 被引量:41
4 易京红.浅谈《内经》对消渴病的论述[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11(2):57-59. 被引量:2
5 郭川.论治消渴病应重脾胃[J]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61-661. 被引量:1
6 吴深涛.脾不散精与糖耐量低减[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63-465. 被引量:65
7 柳青,刘春兰,曲卫,乔莉.川芎嗪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J]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0,2(4):33-34. 被引量:5
8 曾庆明,张炜宁,周晓,吴智兵.略论痰湿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机[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2):1-3. 被引量:10
9 杨辰华.从痰湿论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体会[J] .四川中医,2005,23(1):10-11. 被引量:22
10 林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94-95. 被引量:254
引证文献27
1 赵立军,金东明.仲景治疗消渴病学术思想探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359-359. 被引量:8
2 王德震.消渴病病因病机理论与临床研究述略[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1):48-49. 被引量:1
3 常柏,刘喜明,甄仲,陈良,董柳,赵昱,周丽波,王佳,王涵,仝小林.肥胖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初探[J] .北京中医药,2008,27(12):946-948. 被引量:26
4 刘学,王镁.消渴病的病机与五脏关系探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7):775-776. 被引量:3
5 刘红梅,沈璐.从《内经》看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J] .陕西中医,2009,30(12):1638-1639. 被引量:7
6 廖蔚茜,李桂云,游敏玲,何泮,郑粤文.糖耐量减低的中医研究现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4):256-258. 被引量:1
7 金末淑,仝小林.仝小林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验案举隅[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93-94. 被引量:2
8 冯新玲,张定华.糖尿病前期中医证治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0):735-736. 被引量:8
9 赵红霞,贾海骅,汪文来,赵凯维,尹俊县.糖尿病(消渴)中医学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29-1930. 被引量:6
10 王帅.从阳明腑结论治糖尿病刍议[J] .四川中医,2012,30(6):31-3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25
1 孙越,刘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5):207-212. 被引量:22
2 陆施婷,张晟,陈月.超重肥胖青壮年2型糖尿病中西医治疗概述[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4,26(4):927-933. 被引量:3
3 李骥,曹烨民,李亚文,陆峰,乐意,赵满忱,许仲佳,杨建飞,祝艳丹.中医药膳治疗重症糖尿病足坏疽合并重度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5):44-48. 被引量:6
4 刘雪梅,齐宁宁,李南.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主要证型糖脂代谢与兼症的关系分析[J] .四川中医,2022,40(11):64-68. 被引量:9
5 赵艳,呼洪平,吕越涛.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分析[J] .四川中医,2022,40(9):76-80. 被引量:4
6 李胜男,吕平阳.徐云生教授治疗糖尿病经验浅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2):268-268.
7 冯黎睿,冮顺奎,王琪,冯露琳,杨瑞宇,许林慧.中医隐症阶段原发性血脂异常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 .名医,2020(8):73-74.
8 樊奕琛,钟逸斐.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2):45-49. 被引量:4
9 胡光勇,潘茜.血府逐瘀汤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1):40-43. 被引量:6
10 吴昌彬.养阴益气化瘀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5):192-194.
1 张埃胜,翟炜.肺癌早期的X线的表现及其动态演变的初步观察(附30例X线分析)[J] .安徽医学,1995,16(3):29-30.
2 阿不利孜·阿不都拉,等.关于脑肿瘤的浅见[J] .新疆预防医学杂志(维吾尔文),1999,18(1):24-25.
3 张宗耀.对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浅见[J] .肝胆外科杂志,1995,3(3):140-142. 被引量:11
4 杨秉辉.改进肝癌化疗之浅见[J] .医药月刊,1992(7):15-16.
5 熊奇如,喻永龙,张进中.胃癌切除术中脾切除之浅见[J] .肝胆外科杂志,1998,6(2):117-117.
6 张云芳,冯刚,孔庆志.阳和汤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探讨[J] .江西中医药,2008,39(7):9-11. 被引量:7
7 张建红.中医特色护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临床价值分析[J] .光明中医,2017,32(5):747-748. 被引量:2
8 张涛,张保宁,陈保平.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的检测[J]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33(12):931-933. 被引量:1
9 孟胜喜.肝癌治疗之浅见[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76-1176.
10 魏云飞,顾晓箭,朱清毅.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新进展[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6,22(5):455-461. 被引量: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