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民族论坛》
2007年第1期19-20,共2页
Minzu Tribune
同被引文献65
-
1高永久,朱军.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46-53. 被引量:37
-
2王天祥,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与困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1-15. 被引量:32
-
3郭玉成.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J].搏击(武术科学),2007,4(2):1-2. 被引量:39
-
4马廉祯.武术挖整思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4(7):61-62. 被引量:22
-
5肖飞.阳湖拳[J].江苏地方志,2005(2):61-61. 被引量:1
-
6李磊.论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法律地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4):40-43. 被引量:11
-
7彭金山.关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若干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06(1):146-151. 被引量:16
-
8顾军.从《保护名录》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06,26(3):18-20. 被引量:10
-
9范文杰.奥运会吉祥物解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4):33-37. 被引量:14
-
10徐伟军.武术的嬗变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84-686. 被引量:69
引证文献10
-
1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4):85-88. 被引量:91
-
2高亮,顾铁泉,朱全海.阳湖拳的历史起源、风格特点及其现代传承[J].体育与科学,2011,32(5):64-68. 被引量:9
-
3汤立许,蔡仲林,秦明珠.蔡李佛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传承[J].体育学刊,2011,18(5):114-118. 被引量:32
-
4赵倩.民族体育现代化:舞狮成为职业体育吉祥物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2):57-60. 被引量:1
-
5徐振华.龙灯扛阁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及现代传承[J].体育科技,2014,35(1):44-46. 被引量:1
-
6吴用成,马振浩,刘伟.“非遗”保护视角下武当武术的传承及发展策略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42-44. 被引量:2
-
7李阿建,邵万鑫.窄门拳的传承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6):49-52.
-
8莫幼政,何厚棚.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2):46-51. 被引量:9
-
9韦丙丽,肖良勇,周园,卢飞,孙英,周楚婷.乡村振兴背景下水族马尾绣工艺保护和发展路径研究[J].锋绘,2021(4):75-76.
-
10韩玉姬,王洪珅,宋秀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机制综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2):132-144.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169
-
1祁文俊.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校本构建与实施——以省级非遗项目阳湖拳为例[J].体育视野,2024(11):19-21.
-
2张玉强,陈有忠,李和标.传统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述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9):96-100.
-
3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传承场域嬗变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149-155. 被引量:25
-
4尹碧昌,彭鹏,郑锋.文化政策视野下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06-112. 被引量:33
-
5王岗,吴志强.民间传统武术保护中国家与传承人的双向责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31-233. 被引量:33
-
6周广瑞,王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中的传统武术保护[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90-92. 被引量:11
-
7张伟.后奥运时代武术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3):42-45. 被引量:7
-
8薛宇,吴云龙,刘洪波.论中国传统武术的科学传承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1,8(8):9-11. 被引量:11
-
9王林,陆海.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8):85-90. 被引量:40
-
10刘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摆手舞的现状与发展路径[J].搏击(武术科学),2012,9(3):85-87. 被引量:2
-
1刘文良.低碳:原生态包装的复兴之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1):168-172. 被引量:9
-
2陈劭雄.关于“家景”[J].中国摄影家,2008,0(5):96-96.
-
3复活节岛巨人像是怎样被搬动的?[J].大自然探索,2012(9):6-6.
-
4徐杉.十幅最能见证人性的摄影[J].文化月刊,2001,0(Z1):12-13.
-
5丁忆童.蚂蚁的力气有多大?[J].天天爱学习(五年级),2011(4).
-
6林树中.树下说法图[J].中国书画,2007(7):189-189.
-
7马子恺.弘文载道 朱墨传神——碑帖拓片鉴藏浅说[J].中国城市金融,2013(7):74-75.
-
8丁道英.漫谈电影道具[J].电影艺术,1983(6):41-43.
-
9井维泉.“解构”与“重构”——散议美国动画家亚当·派瑟帕恩(PES)的定格动画[J].中国电视,2017(4):95-98. 被引量:1
-
10雷晓谊.关于客家风情音乐舞蹈创作的几点思考[J].福建歌声,2012,0(1):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