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状况。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与总结,从辨证分型治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好,但尚存在辨证分型统一、规范等问题。
作者
郑军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甘肃中医》
2007年第3期56-58,共3页
Gan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慢性/中药治疗
综述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作者简介
郑军(1962-),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37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1
王素琴.
心衰的中医辨证施治[J]
.河北医学,2002,8(3):283-284.
被引量:33
2
刘梅,宋和文.
田芬兰教授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体会[J]
.天津中医药,2005,22(1):8-9.
被引量:23
3
唐蜀华.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1):23-25.
被引量:55
4
毛春燕.
中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对策[J]
.河北中医,2002,24(11):823-824.
被引量:46
5
吴勉华.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4):206-209.
被引量:40
6
何怀阳,李芳.
黄春林治疗心衰经验撷要[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4):244-245.
被引量:24
7
葛素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3例[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5):294-295.
被引量:5
8
张洁,王庆珩,厉秀云.
黄羊白鹿饮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05,23(5):35-36.
被引量:3
9
方芳.
自拟温阳利水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1例[J]
.中医杂志,2005,46(5):364-365.
被引量:9
10
杨志超,张艳.
益气活血中药对慢性心衰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6):460-46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9
1
徐亚利,董建英,李子瑜.
参麦注射液强心效应的实验性研究[J]
.江西医药,1993,28(6):323-326.
被引量:55
2
杨晋翔,邢兆宏.
活血利水益气法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7(1):1-2.
被引量:7
3
顾复生.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6):355-357.
被引量:15
4
雷春利,江岩,陈羽,吕文伟.
黄芪总皂甙对急性心肌梗塞犬心的保护作用[J]
.基础医学与临床,1994,14(4):35-40.
被引量:26
5
张灯成,马利明,丁延平,何志茂.
益气活血方对家兔心衰时心功能的影响[J]
.陕西中医,1994,15(3):139-140.
被引量:10
6
张文杰,钟国赣,江岩,王小明,王中峰.
人参二醇组与三醇组皂甙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钙通道阻滞作用的单通道分析[J]
.中国药理学报,1994,15(2):173-176.
被引量:24
7
秦腊梅,阎艳芳,王志春.
党参补气强心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4):238-240.
被引量:25
8
金先桥,段生福,牛汝楫,张珍祥,徐永健.
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对慢性缺氧鼠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3):162-164.
被引量:144
9
李先荣,康永,牛艳艳,程霞.
注射用黄芪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2.对免疫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1989,11(5):26-28.
被引量:48
10
方云祥,杨剑钢,李灿,刘亚辉.
人参总皂甙对犬戊巴比妥钠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的影响[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21(3):205-208.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337
1
姜冬云,王笳,吴亚梅.
茯苓四逆汤化裁方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BNP、ET、TNF-α水平及心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3,41(10):52-58.
被引量:1
2
姜冬云,吴亚梅.
茯苓四逆汤化裁方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2,40(11):58-63.
被引量:3
3
王星,王静,王超群,任存霞,史君.
金银花保护心力衰竭缺血心肌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2):146-149.
被引量:2
4
王扬,陈希芬,杜立建.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7,29(9):858-860.
被引量:8
5
陈远平,杨小燕.
温阳益气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S1):105-107.
被引量:2
6
李林,方家,彭彩荷,刘中勇.
浅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认识与治疗[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3):71-73.
7
魏永,董耀荣.
中医药对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346-348.
8
王大英,李勇.
中药干预心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574-576.
被引量:7
9
韩丽华,王振涛,吴鸿.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思路与方法[J]
.中医杂志,2003,44(11):860-861.
被引量:3
10
韩步英,王晓斌,韩晓霞.
酚妥拉明加胃肠减压治疗婴儿中毒性肠麻痹80例疗效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0):660-660.
同被引文献
10
1
林港祥,田应昌,陈子章,崔和敏.
常见心血管病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变化[J]
.贵州医药,1993,17(3):185-187.
被引量:9
2
吕朝辉,齐光,吕彦利.
600例血粘度测定结果临床分析[J]
.中原医刊,2004,31(17):61-61.
被引量:5
3
张丹凤,夏向南.
血液流变性变化与增龄的关系[J]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3):46-47.
被引量:4
4
叶妙琴,扎西拉旺,伟色,拉珍,央金.
高原人群高血粘度发生率的相关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8):123-124.
被引量:11
5
黄美群,周德轩,梁雪冰.
不同年龄组血液流变学结果的变化及分析[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2):279-281.
被引量:6
6
刘馨兰,孙兰军.
冠心病辨证分型与血流变、微循环检查的关系[J]
.微循环学杂志,1997,7(2):20-21.
被引量:12
7
王晚霞,李荣亨.
气虚血瘀证患者血黏度与心功能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80-81.
被引量:7
8
杨小芳,王茹,何鹏彬,雷燕,范斌,闫寒,吴小平,王培利,郭娜.
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血清中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0,15(10):1484-1488.
被引量:19
9
周梦琦,顾宁.
红细胞比容与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相关性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1):105-111.
被引量:3
10
吴汉卿,黄召谊,杨芙蓉.
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观察[J]
.微循环学杂志,2004,14(2):13-1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牛耀杰,赫俊芬,贾晓旭.
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证患者血粘度变化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3,18(9):133-136.
1
代廷荣.
中医治咳嗽[J]
.家庭中医药,2009(3):44-45.
2
刘庚祥.
试论学习中医过程中影响理解的原因[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2):133-133.
3
朱学骏.
评介《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Blistering and Pustular Diseases》[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8,41(8):534-534.
甘肃中医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