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用棉铃虫诱芯防治棉铃虫研究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明确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性诱剂可大量诱杀棉铃虫雄成虫,每枚诱芯越冬代可诱33头,一代370头,二代92头,三代561头;可使田间落卵量减少8.6%~31.3%,卵孵化率降低1.2%~8;2%,虫口密度降低19.0%~45.7%。本文还优选出了较好的棉铃虫性诱剂型号和比较了棉铃虫性诱剂与高压汞灯的防效。
作者
李建勋
潘启明
张林水
吕菊英
樊宝华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20-21,共2页
China Cotton
关键词
棉花
棉铃虫
性诱剂
应用
防治
分类号
S435.62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1
参考文献
1
1
王西臣.棉铃虫性信息素田间应用技术初报[J]中国棉花,1986(03).
同被引文献
55
1
杜永均,严福顺.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植食性昆虫、寄生植物和昆虫天敌关系中的作用机理[J]
.昆虫学报,1994,37(2):233-250.
被引量:188
2
王登甲,赵延义,程建国,张广义,薛怀芳,王少华.
性诱剂与农药组配防治棉铃虫试验[J]
.山东农业科学,1994,26(2):38-39.
被引量:4
3
范伟民,王红托,盛承发.
四种棉铃虫性诱剂诱捕器诱蛾效果比较[J]
.中国棉花,1995,22(10):21-22.
被引量:15
4
许国庆,罗礼智,丛斌.
性信息素诱捕器与频振杀虫灯对甜菜夜蛾发生监测作用的比较[J]
.植物保护,2006,32(1):77-79.
被引量:13
5
孟宪佐,李维维,韩艳.
槐小卷蛾性诱剂的合成与林间诱蛾活性试验[J]
.林业科学,1996,32(2):150-153.
被引量:6
6
韦卫,赵莉蔺,孙江华.
蛾类性信息素研究进展[J]
.昆虫学报,2006,49(5):850-858.
被引量:55
7
陈合明,祁润身.
槐小卷蛾的生殖特点与性诱剂防治[J]
.植物保护,1996,22(6):8-10.
被引量:15
8
王书魁,毕章宝,杨俊杰,刘永伟.
应用性诱剂对二代棉铃虫的防治效果[J]
.中国棉花,1996,23(11):17-18.
被引量:6
9
宋贤利 孙爱萍 等.棉铃虫性诱剂的测报上的应用效果比较[J].植物保护,1998,(2):47-47.
10
丁锦华.农业昆虫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
9
1
刘万才,刘振东,朱晓明,杜永均.
我国昆虫性信息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38(4):803-811.
被引量:25
2
范伟民,盛承发.
棉铃虫成虫对高浓度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J]
.昆虫学报,2000,43(S1):114-118.
被引量:5
3
高旭晖,杨云秋,梁丽云.
昆虫性信息素与茶树害虫治理[J]
.蚕桑茶叶通讯,2006(4):27-29.
被引量:7
4
朱月英,徐文化,周加春,蒋兆余,陈安丰,刘信,仇炳亚.
棉铃虫性诱剂诱蛾防治棉铃虫效果好[J]
.江西棉花,1998(3):20-22.
被引量:2
5
徐文华,李武权,戚永奎,郭军,陈友祥,杨明.
性诱剂对主害代棉铃虫的诱杀效应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0,12(2):29-34.
被引量:2
6
徐文华,周加春,沈安国,陈志远,万桂喜,江桂法.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J]
.植物保护,2000,26(4):23-26.
被引量:11
7
盛承发,宣维健,苏建伟,王红托,王德忠.
性信息素水盆诱捕器和黑光灯诱捕棉铃虫成虫数量的比较[J]
.生态学杂志,2001,20(5):5-7.
被引量:6
8
鲁玉杰,张孝羲,翟保平.
温度和光周期对棉铃虫雌性信息素成分的含量与比例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2,22(4):566-570.
被引量:15
9
朱加保,杨可胜,潘泽义,程福如,刘方志,石迪生,许晓斌,钱玉霞,马自胜.
性信息干扰素(AB—ROPEL)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初报[J]
.江西棉花,2001,23(6):7-10.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张国洲.
生境与害虫防治[J]
.武夷科学,2002,18(1):222-229.
2
徐文华,王瑞明,宋贤利,施庆华,王凤良.
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预测预报方法的改进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4,16(3):43-47.
被引量:1
3
JIAN-WEI SU HONG-TUO WANG FENG GE.
Female moths of cotton bollworm (Lepidoptera: Noctuidae) captured by waterbasin traps baited with synthetic female sex pheromone[J]
.Insect Science,2006,13(4):293-299.
被引量:2
4
焦晓国,宣维健,盛承发.
性信息素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06,32(6):9-13.
被引量:64
5
高旭晖,杨云秋,梁丽云.
昆虫性信息素与茶树害虫治理[J]
.蚕桑茶叶通讯,2006(4):27-29.
被引量:7
6
杨振德,常明山,邓力,韦立秀,赵博光.
尺蛾科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10-12.
7
杨华,崔元玗,孙晓军,张升,孙锡梁,赵志文.
性信息素对酱用番茄棉铃虫发生监测及防治应用[J]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A01):207-210.
被引量:3
8
向玉勇,杨茂发,李子忠.
交配和温度对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J]
.四川动物,2009,28(5):658-660.
被引量:3
9
李咏玲,曹天文,王瑞,韩福生,张金桐.
绵山天幕毛虫求偶和交配行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83-3484.
被引量:2
10
李咏玲,曹天文,王瑞,韩福生,张金桐.
Calling and Mating Behavior of Malacosoma rectifascia Lajonquèr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1):69-72.
被引量:3
1
林付根,陈永明,王凤良,何永垠,丁志宽,顾金祥.
棉铃虫性诱剂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研究[J]
.昆虫知识,1998,35(6):347-351.
被引量:15
2
卞觉时,徐炜民,邢志芳,陈维英.
棉铃虫性诱剂使用效果与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1999(4):39-39.
3
李霞,刘文旭,盛世蒙,李建成,盛承发.
棉铃虫两种来源性诱剂诱蛾效果的比较[J]
.蔬菜,2014(4):6-7.
被引量:3
4
高效棉铃虫性诱剂筛选及防效试验[J]
.新疆农业科技,1996(3):13-13.
5
棉铃虫性诱剂防治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1996(3):12-12.
被引量:2
6
陈华,丁世锋,王凤良.
不同棉铃虫性诱剂诱集效果比较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71-171.
被引量:4
7
张廷军.
有关棉铃虫性诱剂使用的几个问题[J]
.中国棉花,1997,24(9):36-36.
8
马利平,周运宁,李唐,武英鹏.
山西特早熟棉区棉铃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初报[J]
.山西农业科学,1996,24(2):62-64.
9
韩学俭.
棉铃虫性诱剂应用技术[J]
.陕西农业,1997(8):18-18.
10
张孝峰.
棉铃虫性诱剂、诱蛾灵在棉田中的控害效应[J]
.农村科技,2005(11):24-24.
中国棉花
199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