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适应分相重合闸的判据及其仿真计算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无并联电抗器补偿的线路三相跳闸后的自适应分相重合闸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线路一端一相合闸后线路侧的电压状态,提出了自适应分相重合闸的实用判据,从而可在合闸前预测出故障是瞬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自适应分相重合闸原理及实用判据是正确的。
作者
黄莹
葛耀中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
出处
《继电器》
CSCD
1996年第4期4-8,共5页
Relay
关键词
自动重合闸
仿真
计算
输电线路
分类号
TM762.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4
参考文献
2
1
葛耀中,肖原.
超高压输电线自适应三相自动重合闸[J]
.电力自动化设备,1995,15(2):10-18.
被引量:27
2
葛耀中.在单相自动重合闸过程中判别瞬时故障和永久故障的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4(02).
共引文献
26
1
李山,范旭华.
750kV吐哈Ⅰ线合于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跳闸引起的过电压分析[J]
.新疆电力技术,2011(1):14-16.
2
郭相国,张保会.
自适应自动重合闸现状与发展[J]
.继电器,2004,32(16):77-84.
被引量:28
3
刘学辉,贾风香,冯熊彬.
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的案例逻辑分析[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26(3):45-47.
被引量:7
4
宋国兵,索南加乐,孙丹丹.
输电线路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综述[J]
.电网技术,2006,30(18):75-80.
被引量:67
5
李学武,吉鹏霄.
牵引馈线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J]
.继电器,2007,35(14):33-37.
6
李一峰.
输电线路重合闸时间的合理整定[J]
.电力学报,2007,22(3):370-372.
被引量:2
7
陆岩,郑玉平,沈军,吴通华,张哲,李九虎,曹小拐.
超高压有并联电抗器线路无故障重合闸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6):76-80.
被引量:27
8
袁越,张保会.
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电力,1997,30(10):44-47.
被引量:22
9
宋国兵,索南加乐,邵文权,焦在滨,陈福锋.
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永久性故障的时域判别方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7):22-27.
被引量:17
10
邵文权,宋国兵,索南加乐,梁振锋.
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4):91-98.
被引量:34
同被引文献
90
1
李斌,李永丽,贺家李,郑玉平,盛鹍,郭征.
750 kV输电线路保护与三相重合闸动作的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2):60-64.
被引量:14
2
李斌,李永丽,贺家李,郑玉平,盛鹍,郭征.
750kV输电线路保护与单相重合闸动作的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18(13):73-76.
被引量:41
3
周玉兰,詹荣荣,舒治淮,程逍.
2003年全国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情况与分析[J]
.电网技术,2004,28(20):48-53.
被引量:51
4
郑玉平,黄震,张哲,沈军,陈允平.
同杆并架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2):58-62.
被引量:41
5
成敬周,张举,焦彦军,陈琛,张延冬,范凯.
基于测度分析及模糊集理论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研究[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4):23-27.
被引量:14
6
成敬周,张举.
基于电弧复小波检测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J]
.继电器,2005,33(7):21-25.
被引量:23
7
聂宏展,董爽,李天云,赵妍.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J]
.电网技术,2005,29(10):75-79.
被引量:39
8
葛耀中,肖原.
超高压输电线自适应三相自动重合闸[J]
.电力自动化设备,1995,15(2):10-18.
被引量:27
9
葛耀中,索南,孔繁鹏,郑建欣,赵志华.
微机式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的判据和算法[J]
.继电器,1995,23(2):7-9.
被引量:22
10
杨伟,彭丽,张俊芳,吴军基.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单相自动重合闸[J]
.继电器,2005,33(15):66-70.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6
1
郭相国,张保会.
自适应自动重合闸现状与发展[J]
.继电器,2004,32(16):77-84.
被引量:28
2
周德才,张保会,赵慧梅.
最佳重合闸方案的研究[J]
.继电器,2005,33(1):28-33.
被引量:14
3
宋国兵,索南加乐,孙丹丹.
输电线路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综述[J]
.电网技术,2006,30(18):75-80.
被引量:67
4
章敏捷,章耀耀,张楠,王曦冉.
考虑暂态稳定优化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J]
.电测与仪表,2015,52(10):114-118.
5
江亚群,洪俊宇,黄纯,高云鹏,江辉.
输电线路两相短路故障的自适应分相重合闸方法[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5(4):82-88.
被引量:2
6
李原,林国松,郭海涛,李志宇.
基于电容耦合电压的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故障性质识别[J]
.电气化铁道,2022,33(6):21-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
李红志.
输电线路单相瞬时性故障的判别研究[J]
.继电器,2007,35(S1):102-106.
被引量:3
2
温克利.
自动重合闸与线路保护装置的配合研究[J]
.科技风,2010(24).
被引量:2
3
谭崇春,罗勇.
自动重合闸最优重合时间方案的设计[J]
.电工文摘,2009(6):32-33.
4
彭华,王毅轩,舒彬,张道农,张建华.
自适应重合闸对提高交流特高压电网稳定运行的分析研究[J]
.电气应用,2013,0(S1):622-626.
5
郭婺,闫钿,高明涛.
最佳跳闸—重合闸过程的研究[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26(4):221-223.
6
张雯,袁兆强.
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的研究[J]
.湖北电力,2007,31(1):5-7.
被引量:2
7
王增平,刘浩芳,徐岩,刘俊岭.
基于改进型相关法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新判据[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7(10):49-55.
被引量:38
8
袁兆强,张雯.
最优重合闸方法的研究[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5):63-63.
9
索南加乐,宋国兵,邵文权,孙丹丹,张怿宁.
两端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永久故障判别[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20):56-60.
被引量:16
10
陆岩,郑玉平,沈军,吴通华,张哲,李九虎,曹小拐.
超高压有并联电抗器线路无故障重合闸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6):76-80.
被引量:27
1
袁越,葛耀中,张保会.
自适应分相重合闸对机组轴系扭振和系统暂态稳定影响的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21(5):19-22.
被引量:13
2
段献忠,何仰赞,陈德树.
论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几种实用判据和安全指标[J]
.电力系统自动化,1994,18(9):36-41.
被引量:40
3
岳永新.
500kV线路两相相继雷击跳闸的原因分析[J]
.山西电力,2013(5):43-46.
被引量:1
4
李博通,李永丽,景雷,苏斌.
同塔双回线的并联电抗器补偿方式研究[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8):23-27.
被引量:7
5
陈道君.
新型自适应重合闸实现方法的探讨[J]
.广西电力,2009,32(2):35-37.
6
杨家洪,王义平.
发电机──变压器组非全相运行的实用判据及事故处理[J]
.湖北电力,1994(3):51-56.
7
许有方.
发电机自励磁实用判据及现场实例分析[J]
.电网技术,1993,17(1):1-6.
被引量:9
8
董艳红,杜广平.
一起220kV线路三相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J]
.电子世界,2014(21):54-54.
9
童鑫红.
浅议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的优化方案[J]
.发电与空调,2016,37(5):53-55.
10
王立晶,李岩,金伟志.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的几种实用判据的比较[J]
.黑龙江电力,2006,28(3):238-240.
被引量:1
继电器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