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陆相湖盆生物类脂物早期生烃机制研究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临清坳陷东部和苏北盆地为例,从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烃类和显微组分生源构成剖析入手,揭示藻类生物类脂物和高等植物蜡质混合生源输入,是陆相半咸水-咸水湖盆低熟油生烃母质的基本特征。
作者
王铁冠
钟宁宁
侯读杰
包建平
黄光辉
李贤庆
张林晔
李学田
陈致林
李佩珍
机构地区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6期518-524,共7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金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中国科学院兰州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关键词
生物类脂物
陆相湖盆
石油
成因
生烃模式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0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70
参考文献
4
1
王铁冠,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1995年
2
张景荣,1994年
3
王铁冠,天然气地质研究,1992年
4
杨起,煤地质学进展,1987年
同被引文献
290
1
SUN Qiushi,GAO Xiaoyong,ZONG Wenming,SUN Shouliang,ZHANG Tao,XIAO Fei,LI Yongfei,SHI Lei.
A Newly Discovered Oil-bearing Mesoproterozoic Erathem within the Niu D1 Well, Liaoxi Depression, Yanliao Faulted Depression Zone, NE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20,94(1):202-203.
被引量:3
2
李守军,王纪存,郑德顺,焦叶红,王金香,李学艳.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一段沉积时期的湖泊古生产力[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6):656-658.
被引量:6
3
刘玉瑞.
利用油气显示频度优化勘探选区[J]
.新疆石油地质,2003,24(5):407-410.
被引量:7
4
史继扬,A.S.麦坎任,G.埃格林顿,A.P.戈瓦,J.R.马克斯威尔.
胜利油田原油和生油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应用[J]
.地球化学,1982,11(1):4-20.
被引量:24
5
史继扬,汪本善,范善发,徐芬芳,张丽洁,洪紫青,吕国英.
苏北盆地生油岩中甾、萜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我国东部低成熟的生油岩与原油[J]
.地球化学,1985,14(1):80-89.
被引量:15
6
范善发,汪本善,史继扬,张丽洁,洪紫青,吕国英,林华元,徐伟民,夏延.
苏北盆地东台拗陷下第三系油源对比[J]
.地球化学,1986,15(2):147-159.
被引量:4
7
黎茂稳,庞雄奇.
Contentious Petroleum Geochemical Issues in China’s Sedimentary Basins[J]
.Petroleum Science,2004,1(3):4-22.
被引量:5
8
熊永强,张海祖,耿安松.
热演化过程中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J]
.石油实验地质,2004,26(5):484-487.
被引量:35
9
戴金星,宋岩,孙永祥.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煤成气[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20(2):6-10.
被引量:11
10
侯读杰,王铁冠.
中国陆相沉积中的低熟油气资源[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20(6):38-45.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2
1
张林晔,宋一涛,王广利,黄第藩.
济阳坳陷湖相烃源岩有机质化学组成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科学通报,2005,50(21):2392-2402.
被引量:24
2
宋宁,王铁冠,李美俊.
江苏金湖凹陷古近系奇碳优势和偶碳优势共存的正构烷烃[J]
.沉积学报,2007,25(2):307-313.
被引量:13
3
张林晔,张守春,黄开权,卓勤功,洪志华,黄第藩,王铁冠.
半咸水湖相未熟油成因机理模拟实验研究[J]
.科学通报,1999,44(4):361-368.
被引量:18
4
胡玮,卢宗盛,喻鹏.
陆相盆地古生产力研究现状[J]
.地质科技情报,2010,29(6):15-20.
被引量:10
5
魏恒飞,陈践发,王冠男,李伟,刘娅昭,吴雪飞.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41(1):1-7.
被引量:7
6
李贤庆,王铁冠,钟宁宁,张爱云.
未熟—低熟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的若干进展[J]
.地学前缘,2000,7(3):103-110.
被引量:10
7
林玉祥.
论低熟油烃产率模型[J]
.石油实验地质,2001,23(1):87-92.
被引量:7
8
周立宏,陈长伟,韩国猛,杨飞,马建英,周可佳,张伟,黄传炎.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地质特征与页岩油勘探潜力[J]
.地球科学,2019,0(8):2736-2750.
被引量:30
9
刘玉瑞.
苏北盆地源岩无双峰生烃和未低熟油[J]
.石油实验地质,2019,41(4):461-474.
被引量:3
10
牛琮凯,姜福杰.
浅表沉积有机质生烃特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石油科学通报,2020,5(3):299-3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0
1
梅启亮,郭睿良,周新平,程国峰,李士祥,白玉彬,刘江艳,吴伟涛,赵靖舟.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_(3)亚段纹层型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5):851-867.
被引量:7
2
严刚,李姗姗,徐耀辉,梁文燕,徐旺林,白莹,刘岩,赵守钰.
成熟度与热模拟产物分步萃取对滞留油生物标志物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3):525-539.
被引量:2
3
刘祥柏,柳广弟,宋泽章,姜文亚,王娜.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沉积环境及形成机理[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12):2008-2031.
被引量:7
4
FU Jinhua,LI Shixiang,NIU Xiaobing,DENG Xiuqin,ZHOU Xinp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of shale oil in Chang 7 Member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NW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20,47(5):931-945.
被引量:8
5
马素萍,贺建桥,夏燕青.
油气形成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胡萝卜烷的形成[J]
.沉积学报,2004,22(B06):124-128.
被引量:3
6
李胜利,于兴河,陈建阳,黎运秀,王永诗.
沾化凹陷R_o分布规律及影响有机质成熟度的因素[J]
.地质力学学报,2005,11(1):90-96.
被引量:14
7
宋一涛,廖永胜,张守春.
半咸-咸水湖相烃源岩中两种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测定及其意义[J]
.科学通报,2005,50(14):1531-1534.
被引量:21
8
张守春.
东营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模式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4):49-51.
被引量:16
9
李素梅,庞雄奇,马晓昌.
渤海湾盆地牛庄洼陷南斜坡油砂烃来源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4):383-389.
被引量:2
10
杨建业,任德贻,秦胜飞.
低熟煤中孢粉与可溶有机质的关系[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6):813-816.
被引量:1
1
王铁冠,钟宁宁,候读杰,包建平,黄光辉,李贤庆.
中国低熟油的几种成因机制[J]
.沉积学报,1997,15(2):75-83.
被引量:61
2
王福星,曹建华,黄俊发,尹毅.
初论藻类生物岩溶作用[J]
.桂林工学院学报,1995,15(2):149-156.
被引量:10
3
陈文彬,廖忠礼,付修根,张予杰,彭智敏.
北羌塘盆地布曲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意义[J]
.沉积学报,2007,25(5):808-814.
被引量:18
4
游君君,徐新德,李里,谢瑞永,李旭红,杨国良.
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烃源岩有机相研究[J]
.中国矿业,2012,21(11):87-90.
被引量:18
5
曹军,钟宁宁,邓运华,康洪全,孙玉梅,刘岩,戴娜,黄小艳,朱顺玲.
下刚果盆地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发育的控制因素[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4,36(4):87-98.
被引量:18
6
王铁冠.
燕山东段上元古界含沥青砂岩中一个新三环萜烷系列生物标志物[J]
.中国科学(B辑),1990(10):1077-1085.
被引量:6
7
戴娜,钟宁宁,邓运华,李伟,康洪全.
中生代-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成因类型[J]
.石油学报,2015,36(8):940-953.
被引量:17
8
任拥军,宋全友.
青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与勘探,2000,36(4):64-68.
被引量:9
9
张枝焕,陶澍,吴水平,叶必雄.
天津地区表层土壤和河流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化合物的成因分析[J]
.地球与环境,2005,33(1):15-22.
被引量:16
10
陈文彬,付修根,谭富文,冯兴雷.
羌塘盆地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J]
.现代地质,2014,28(1):216-223.
被引量:20
中国科学(D辑)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