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面电场监测数据在雷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2XDD-03/E型大气电场仪对丹东地区2005年夏季的雷暴过程进行监测,分析雷暴云的电荷结构、地面电场曲线的波型特征,揭示出电场扰动与雷暴发生具有0、1化关系,找到了判断浓积云发展成雷暴云的判据,提出利用地面电场曲线的变化特征对雷暴预报预警的方法。
作者
董文乾
张社岐
孙连强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铜川市气象局
丹东市气象局
出处
《陕西气象》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关键词
雷电
0、1化关系
雷暴预报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作者简介
董文乾(1971-),男.陕西扶风人,学士,工程师,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52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9
参考文献
5
1
孟青,吕伟涛,姚雯,何平,张义军,刘强,李林,张曼,常晨.
地面电场资料在雷电预警技术中的应用[J]
.气象,2005,31(9):30-33.
被引量:129
2
高太长,黄子洋,张鹏,杨波.
大气电场资料与雷达回波融合的一种方法[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3):302-306.
被引量:34
3
许小峰.
雷电灾害与监测预报[J]
.气象,2004,30(12):17-21.
被引量:188
4
张敏锋,刘欣生,葛正谟.
我国北方地区雷电活动的时空特征[J]
.高原气象,2000,19(3):277-284.
被引量:66
5
Williams E R. The triple structure of thunderstorms [J]. Geophys Res, 1989, 94:13151-13167.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陈明理,刘欣生,郭昌明.
北京地区雷电定位系统场地误差及其结构分析[J]
.气象学报,1993,51(1):66-74.
被引量:5
2
陶祖钰,赵昕奕.
京津冀地区闪电的气候分析[J]
.气象学报,1993,51(3):325-332.
被引量:49
3
肖正华,惠世德,肖庆复,张晓燕.
倒置式大气平均电场仪[J]
.高原气象,1994,13(1):106-112.
被引量:29
4
罗树如,支树林,俞炳.
强对流天气雷电参数和雷达回波特征个例分析[J]
.气象科技,2005,33(3):222-226.
被引量:44
5
葛正谟,郭昌明,言穆弘,孟青.
灾害性天气中的地闪特征[J]
.高原气象,1995,14(1):39-46.
被引量:18
6
郄秀书,郭昌明,刘欣生.
北京与兰州地区的地闪特征[J]
.高原气象,1990,9(4):388-394.
被引量:37
7
Tao Shanchang,Acta Meteorol Sin,1996年,10卷,3期,346页
8
刘欣生,气象学报,1987年,45卷,4期,500页
9
Cummins, K. L, M. J. Murphy, E. A. Bardo, W. L.Fliseox, R. B. Pyle, A. E. Pifer, Combined TOA/MDF Technology Upgrade of the U.S. National Lightning Detection Network, J. Geophys. Res., vol 103, no. 138,1998: 9035--9044.
10
.《闪电定位系统功能规格需求书》[Z].中国气象局,2004..
共引文献
352
1
夏雪,金勇根,段和平,周洁晨.
江西省雷灾灾情和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灾情等级划分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22,31(2):252-260.
被引量:8
2
闫景鹏,朱汉青,高雅洁,刘奕辰.
广西省北海市雷暴发生规律浅析[J]
.农家参谋,2019,0(24):126-127.
被引量:1
3
田德宝,冯瑜骅,张雪慧,陈政豫.
2012-2017年全国雷电灾害事故统计分析[J]
.科技通报,2020(5):42-47.
被引量:23
4
关威,胡晓径,孙庆丰.
谈林业气象站通信系统及网络维护[J]
.林业勘查设计,2011(2):113-115.
5
李照荣,陈添宇,康凤琴,庞朝云,杨增梓,丁瑞津,安林.
兰州周边地闪分布特征[J]
.干旱气象,2004,22(2):45-51.
被引量:43
6
刘开宇.
电场资料在贵阳机场雷暴天气中的应用[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S2):397-400.
7
马芳,张腾飞,尹丽云.
云南中部一次雷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和电场特征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1):8-12.
被引量:4
8
迟文学,庞文静,陈瑶,刘达新,马启明.
基于GIS雷电监测预报服务信息系统的研究[J]
.测绘科学,2009,34(S1):61-63.
被引量:2
9
王娟,谌芸.
2009-2012年中国闪电分布特征分析[J]
.气象,2015,41(2):160-170.
被引量:93
10
张国文.
雷电起源新探[J]
.黑龙江气象,2005,22(1):7-1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6
1
薛根元,冯国标,何凤翩,郑选军,包月红.
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及其应用[J]
.气象科技,2004,32(4):274-277.
被引量:37
2
许小峰.
雷电灾害与监测预报[J]
.气象,2004,30(12):17-21.
被引量:188
3
肖正华,惠世德,肖庆复,张晓燕.
倒置式大气平均电场仪[J]
.高原气象,1994,13(1):106-112.
被引量:29
4
郑栋,张义军,吕伟涛,孟青,何平.
大气不稳定度参数与闪电活动的预报[J]
.高原气象,2005,24(2):196-203.
被引量:103
5
肖正华,张义军.
空中电场探测的现状[J]
.高原气象,1995,14(2):250-256.
被引量:4
6
张义军,华贵义,言穆弘,安学敏.
对流和层状云系电活动、对流及降水特性的相关分析[J]
.高原气象,1995,14(4):396-405.
被引量:66
7
林开平,林宗桂,易燕明,林健玲.
各类云系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2005,21(4):383-392.
被引量:19
8
孟青,吕伟涛,姚雯,何平,张义军,刘强,李林,张曼,常晨.
地面电场资料在雷电预警技术中的应用[J]
.气象,2005,31(9):30-33.
被引量:129
9
高太长,黄子洋,张鹏,杨波.
大气电场资料与雷达回波融合的一种方法[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3):302-306.
被引量:34
10
裴丽丝.
一次多单体风暴和弓形回波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探测特征研究[J]
.科技导报,2006,24(9):13-1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0
1
赵永辉,代炯.
松潘县川主寺镇雷雨天气过程分析——以2011年9月6日为例[J]
.农业与技术,2012,32(3):93-93.
被引量:1
2
柴瑞,王振会,肖稳安,杨仲江,张慧良,张卫斌.
大气电场资料在雷电预警中应用[J]
.气象科技,2009,37(6):724-728.
被引量:50
3
陈绍东,王孝波,黄智慧,李天富,黄秋如,尹娜,方力标.
海南文昌地区夏季雷暴地面电场观测及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12,28(2):265-270.
被引量:5
4
姜苏,苏建峰,陈媛,秦微.
基于地闪定位资料的雷暴识别[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35(3):236-239.
被引量:2
5
李银勇,行鸿彦,易秀成.
基于EEMD分解的电场时序差分在雷电预警中的可行性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35(29):15-20.
被引量:6
6
梅建娇,王超然.
地面大气电场分析及雷电预警应用[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7,34(2):108-112.
被引量:5
7
顾宇丹,戴建华,陈雷,贾佳.
上海地区几类雷暴天气雷电参数个例分析[J]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08(1):29-37.
8
王曼霏,王乐乐,东方.
内蒙古地区大气电场预警系统预警效果检验及预警指标优化[J]
.科学技术创新,2021(2):58-60.
9
李兵,刘宸钊,靳小兵,陈文龙.
西昌北郊山区地面电场在雷电预警中的分析应用——以西昌北郊山区为例[J]
.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0):99-103.
10
方俏娴,殷启元,蔡占文,李翔.
基于大气电场突变特征的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4):129-132.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潘建刚.
中国雷电预警技术专利计量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1):349-352.
被引量:1
2
徐苏玉,李霞,潘晨宁,崔俊彦,何亦澜.
浙江省地闪特征及风险区划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20(28):10-11.
3
逯曦,张义军,吕伟涛,王道洪.
近地面电晕电流组网观测与数据分析[J]
.气象科技,2010,38(6):746-751.
被引量:6
4
周俊驰,王振会,郭凤霞,曾庆锋,徐鸣一,虞进,行鸿彦,季鑫源.
大气电场仪观测结果的修订[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44-249.
被引量:10
5
纪晓玲,胡文东,穆建华,杨侃,陈晓娟,辛尧胜,马筛艳.
基于相似预报法的宁夏雷电潜势预报业务系统[J]
.气象科技,2012,40(2):304-309.
被引量:5
6
王振会,徐栋璞,曾庆锋,王皓,周生辉,葛非.
利用地面大气电场和雷达资料进行雷电临近预报方法[J]
.科技导报,2012,30(14):42-48.
被引量:13
7
丁德平,李迅,邓长菊,甘璐,韩超,谢庄.
北京地区大气电场的特征及雷电预警中的订正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12,6(4):68-73.
被引量:19
8
耿雪莹,张其林,刘明远.
地面建筑物(群)对雷暴云大气电场影响的模拟研究[J]
.气象科技,2012,40(5):827-833.
被引量:35
9
李强,王婷婷,李楠.
基于雷电预警技术的风电设施防雷技术[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512-516.
被引量:4
10
朱传林,王学良,黄克俭,刘学春,李京校,王小飞.
浅析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J]
.电瓷避雷器,2013(1):45-49.
被引量:20
1
野外避雷[J]
.品牌与标准化,2009(17):62-62.
2
黄凌燕,李富成.
积雨云和雷暴的观测辨认[J]
.农业与技术,2012,32(5):165-165.
3
王兰芸,刘继国,姜红霞.
怎样预防冰雹[J]
.吉林农业,2009(6):29-29.
4
欧阳新艳,申旭辉.
DEMETER卫星观测的超低频电场扰动预处理方法及震例应用分析[J]
.地震学报,2015,37(5):820-829.
被引量:2
5
崔桂兰,郭学江.
对云状编码的几点意见[J]
.吉林气象,1998(1):29-31.
6
王其洋.
热力对流形成的云[J]
.西藏科技,2005(7):43-45.
7
黄彦彬.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季地形性对流云人工增水潜力的初步估计[J]
.青海气象,1995,0(3):32-36.
8
慕熙昱,党人庆,陈秋萍,方德贤,葛文忠.
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与数值模拟[J]
.应用气象学报,2007,18(1):42-49.
被引量:39
9
姚西芝.
几种天气现象的观测和记载[J]
.河南气象,2006(3):94-94.
10
谷莲芝.
龙嘉机场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的分析与观测[J]
.吉林气象,2013(2):33-33.
陕西气象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