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本我”与“超我”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证了体育文化的先进性,进而阐述了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作者
沈晔
王章明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4-46,共3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先进性
体育
和谐社会
分类号
G812.0 [文化科学—体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吴增基,吴鹏举,苏振芳.《现代社会学(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3.
3
费孝通.
清华人的一代风骚[J]
.读书,1991,0(11):3-14.
被引量:27
4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3.
共引文献
26
1
李力研.
希腊的文明突起与奥林匹克运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8(1):5-12.
被引量:8
2
李力研.
两个罗斯福与“体育精神”——兼评美国的历史发展[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7(3):3-13.
被引量:6
3
李力研.
“尚武精神”与东方伦理——关于中华民族在东方复兴的体育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1992,11(4):28-35.
被引量:2
4
易仁炎.
超前发现经验的现象初探[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4,43(2):30-39.
5
刘莉,郭树华.
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取向[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70-73.
被引量:1
6
施耀坤.
奥林匹克理想的教育意义[J]
.体育与科学,1995,16(3):21-22.
被引量:2
7
唐荣红.
在大学生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81-83.
被引量:3
8
杨文轩,冯霞.
体育文化在人的文化转型中的作用[J]
.体育文化导刊,2006(6):22-24.
被引量:24
9
张东秀.
加强大学生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其途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46-47.
被引量:3
10
秦毅,周爱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价值的探讨与反思[J]
.体育科学,2008,28(12):69-75.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7
1
冯胜钢.
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871-873.
被引量:91
2
刘国华.
论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42-444.
被引量:24
3
李力研.
康德的“补丁”——人类困境与体育运动作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1-6.
被引量:36
4
陈成.
体育与和谐社会[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24(4):15-16.
被引量:19
5
梁有明,黄咏松.
投篮假动作造犯规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及训练探讨[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3):63-64.
被引量:3
6
杨文轩,冯霞.
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体育学刊,2006,13(1):4-7.
被引量:85
7
蒋晓丽,夏思永.
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6(5):47-49.
被引量:23
8
杨文轩,冯霞.
体育文化在人的文化转型中的作用[J]
.体育文化导刊,2006(6):22-24.
被引量:24
9
李龙锦.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J]
.宁夏社会科学,2006(6):11-13.
被引量:14
10
张峰.
论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176-179.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4
1
张宝霞,曹荣芳.
现代体育文化与游戏本质精神辨析[J]
.作家,2010(10):187-188.
2
任莲香,袁音,钟全宏.
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J]
.兰州学刊,2008(6):205-206.
被引量:4
3
李龙.
论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运动,2010(7):144-146.
被引量:1
4
张云翔.
体育道德视角下对篮球“造犯规”现象负影响的审视[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5(6):111-1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安平,任莲香,袁音.
绿色网络文化传播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0):19-20.
被引量:4
2
申志娟.
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芒种,2013(2):235-236.
3
屠新伟,苏华.
论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0):857-860.
4
郑忠文.
体育文化在安徽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价值探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7,0(S2):12-13.
5
陈德旭.
新发展阶段我国农村体育的使命担当及创新路径[J]
.体育文化导刊,2021(12):33-39.
被引量:9
6
孙启亚,周克强.
我国小篮球赛事问题审视及发展方法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23):72-74.
被引量:1
1
周义平.
关于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J]
.科教文汇,2012(18):157-158.
2
高冬利.
论健美操走进社区体育的必要性[J]
.搏击(体育论坛),2009,1(5):60-61.
被引量:1
3
李化雨.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124-126.
被引量:6
4
庄则栋.
庄则栋谈乒乓球训练(六)[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53-55.
被引量:2
5
吴云红,吴云刚,朱式雄.
健美操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5(6):123-123.
6
廖祥龙.
浅论体育教育在培养人才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J]
.高等农业教育,2001(3):73-74.
被引量:1
7
高琦.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青春岁月,2011,0(12):294-294.
8
曹伟.
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中运动生理与运动心理的作用及联系[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31(3):174-178.
被引量:3
9
李娇.
简论社区体育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J]
.运动,2015(9):145-146.
10
王耀文,张忠杰.
新议武术文化在全民健身中的魅力[J]
.体育世界,2010(10):11-12.
被引量:3
体育文化导刊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