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时间针灸疗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概况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时间针灸疗法是一种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时间针灸疗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状况,分析了时间针灸疗法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现报道如下。
作者
梁伟英
机构地区
广西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研究》
2006年第12期54-56,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时间针灸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综述
分类号
R245.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79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32
1
李金香,蓝红勤.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0,16(7):29-30.
被引量:14
2
姜华,王满侠,郭健,李志东.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对IL-6水平的影响[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1):45-47.
被引量:13
3
徐红,康世英,刘又香.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1997,13(4):46-48.
被引量:8
4
曾奕,常英.
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治疗血管性头痛45例——附循经取穴治疗41例对照[J]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6):258-258.
被引量:2
5
王敬兰.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及分析[J]
.针刺研究,2000,25(2):127-129.
被引量:13
6
任晓春,洪喜芹.
子午流注纳甲法加头针治疗中风偏瘫30例疗效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1997,29(8):31-31.
被引量:5
7
管遵惠,易荣,叶建,丁丽玲,朱晓云,郭翠萍.
子午流注开穴对中风病人心肌缺血影响的研究[J]
.中国针灸,2005,25(11):823-824.
被引量:23
8
沙玉芹 黄泳.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对中风病人脂蛋白、载脂蛋白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6):338-338.
9
储浩然,顾光.
子午流注计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1996,16(8):5-7.
被引量:7
10
谭保华,管遵惠,张曼丽,叶建,易荣,郭翠萍,丁丽玲.
择时取穴针刺法治疗中风60例的血液流变学分析[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0):7-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赵水平.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评价[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18):18-18.
被引量:2
2
朱丽霞,黎春元,吉长福,李惟明.
阿片系统在针刺镇痛外周机制中的作用[J]
.针刺研究,1993,18(3):214-218.
被引量:41
3
宋开源,余曙光.
时间针灸学研究进展[J]
.上海针灸杂志,1989,8(2):42-45.
被引量:4
4
管遵惠.
管氏经验穴简介[J]
.中医杂志,1995,36(7):407-408.
被引量:5
5
尚明谦,任旭东,郭兰芹.
缺血性脑中风发病时间周期性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1996,10(3):118-119.
被引量:17
6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被引量:15774
7
杨雪松,李益农,叶嗣懋,董秀云.
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与抗强的松再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6):454-456.
被引量:32
8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M].,1993.32-35.
10
于致顺.时间针法与时区时间[J].中医药学报,1983,4:16-16.
共引文献
179
1
王正明.
针灸即时降压效应的临床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22,40(4):135-137.
2
常明,曹维明,卢继东.
近10年针灸减肥方法应用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1):54-56.
被引量:1
3
华云辉.
近10年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概况[J]
.中国针灸,2004,24(z1):121-124.
被引量:1
4
王静,余曙光,唐勇.
特殊针刺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49-50.
被引量:2
5
王果.
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近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93-95.
被引量:9
6
陈佳红,秦秀娣.
颈椎病针灸治疗进展[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6):38-42.
被引量:7
7
陈靖红,谢感共.
灵龟八法的临床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82-84.
8
郁洁.
针刺治疗脑缺血的方法学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66-4567.
被引量:7
9
李静.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9):61-62.
被引量:2
10
徐福新.
近年来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概况[J]
.甘肃中医,2004,17(10):44-46.
同被引文献
70
1
朱勉生.
时穴记忆功能的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06,1(1):42-43.
被引量:23
2
邓盛林.
灵龟八法穴位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05,23(5):87-88.
被引量:7
3
贺小英.
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状况与述评[J]
.甘肃中医,2005,18(8):30-31.
被引量:9
4
张勇,张英,邢玉瑞.
子午流注针法近十年研究述评[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6):60-61.
被引量:8
5
高志强.
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讨论稿)[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1):22-24.
被引量:109
6
管遵惠,易荣,张曼丽,丁丽玲,郭翠萍,叶建.
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治疗中风病80例甲襞微循环检测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0):27-29.
被引量:8
7
王声强,白亚平,王子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草案)[J]
.中国针灸,2006,26(11):829-832.
被引量:80
8
罗和古,陈家旭.
代谢组学技术与中医证候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5):3-5.
被引量:66
9
姜卉,陈成.
灵龟八法配合阿是穴合谷刺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8):30-30.
被引量:10
10
谢感共,赵彩娇,卢献群,范郁山,吴健文,文胜.
不同时辰针刺对豚鼠血清SOD、MDA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7,27(10):757-76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3
1
高骏,刘旭光,颜贤忠,余曙光,吴巧凤,杜怀斌,梁繁荣.
代谢组学研究针灸关键问题的初步策略分析与探讨[J]
.针刺研究,2011,36(4):296-301.
被引量:26
2
陈曦,杜晨,胡幼平.
灵龟八法的现代研究概况[J]
.西部中医药,2013,26(7):124-126.
被引量:1
3
刘亮先,王祖红,段晓荣,易荣,郭春艳,包雄英,陈春信,朱勉生.
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面瘫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8,37(7):758-762.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马新建,李成.
透刺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41):203-204.
2
李彤,田牛,罗毅.
组织通道研究[J]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1-5.
被引量:3
3
朱绍光.
例说作文考题对写作的限制[J]
.贵州教育,2000(4):24-25.
4
刘健,万磊,黄传兵,汪元,曹云祥,刘磊,程园园,冯云霞,孙玥,齐亚军,王芳,张晓军,郑力.
代谢组学实验技术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2):190-193.
被引量:4
5
Dou Chuan-zi,Feng Hui,Zheng Xiao,Liu Xiao-xu,Zhu Xi-fa,Liu Shi-min,Wu Lu-yi,Yang Ling,Lu Yuan,Zhang Wei-wei,Liu Hui-rong,Huang Guo-qi.
Thinking on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Based on Metabolomics[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4,12(2):73-79.
被引量:2
6
张彤,甲锋,张琳园,王刚.
灵龟八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
.颈腰痛杂志,2019,40(1):58-60.
被引量:8
7
周次利,陆嫄,吴璐一,刘慧荣,崔云华,赵继梦,李璟,周志刚,吴焕淦.
艾灸生成物干预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5):2387-2393.
被引量:5
8
严开伟,赵凌,杨洁,兰颖,许婧,魏晨晨,梁繁荣.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针灸,2015,35(9):973-976.
被引量:33
9
郭晓苇,任路,林卉,张可,姜开妍,付沈康.
针刺对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及其代谢组学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9):1752-1754.
被引量:3
10
赵悦.
代谢组学在针灸配伍中的应用与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5):108-108.
被引量:2
1
潘灿雷,曹丰斌.
时间针灸疗法对腰腿痛患者镇痛作用的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192-193.
2
潘灿雷,曹丰斌.
传统时间针灸疗法的临床研究与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58-60.
被引量:2
3
王凡.
建国以来时间针灸疗法的实验研究概况[J]
.上海针灸杂志,1993,12(2):88-89.
4
要金元.
时间针灸疗法初探[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9):90-90.
5
刁灿阳.
时间针灸疗法为主1次治愈咳嗽案[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0):12-12.
被引量:1
6
黄听军.
留针时间与疗效探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24(4):51-51.
被引量:20
7
贺成功,龙红慧,蔡圣朝,徐天馥,费爱华,杨坤,朱才丰.
时间针灸学理论探源[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2):101-104.
被引量:10
8
Axel Slopek,冯海涛,杨玲.
Flash Acupuncture:A Time-related Acupuncture Method with Magnetic Platelets[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2,10(1):54-57.
9
宋立中,张泉玲,李艳梅.
辰时、酉时电针对脑血栓患者TXB_2、PGF_(1a)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2):25-28.
被引量:11
10
罗应保,李丽,王祖红.
论顺势思维在中医针灸中的体现[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4):82-83.
被引量:1
中医研究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