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深化邓小平“第一生产力”思想的认识需要哲学创新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深刻领会邓小平的“第一生产力”思想,需要哲学理论创新。马克思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实现了哲学主题的根本性转换,开启了现代哲学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超越并不彻底,其认识论在本质上依然属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通过发掘邓小平“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哲学意蕴,有助于我们在继承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起四元结构的哲学模式,从而促进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理论创新。这有利于加强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作者 罗雄飞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0,118,共4页 Productivity Research
作者简介 罗雄飞(1964-).男。福建宁化人。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理论和中国文化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张践明.“第一生产力”和历史唯物主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8(1):27-31. 被引量:6
  •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5,218.
  • 3刘福森.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总体性质[J].哲学原理(人大复印资料),2004,(2).
  • 4杨耕.超越与回归:斯大林与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比较研究[J].哲学研究,2003(12):17-22. 被引量:5
  • 5王南提.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J].哲学原理(人大复印资料),2004,(1).
  • 6杨耕.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再思考[J].哲学原理(人大复印资料),2004,(1).
  • 7杨耕.《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杨耕集》.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111-138页.

二级参考文献7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 2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79页.
  • 3.《卢卡奇自传》[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94、203页.
  • 4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英文版[M].,.第325页.
  • 5弗兰尼茨基,1988年.《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
  • 6林德宏.高科技:第一生产力[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03).
  • 7张践明.管理和科学不是生产力系统的要素[J].生产力研究,1989(6):50-5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25

同被引文献10

  • 12005-2006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R].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 2肖卫.创新思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M].袁翰青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 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卷[M].何兆武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二分册:机械工程[M].鲍国安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 62005年中国科技发展报告[R].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 72006年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R].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 8曾德高.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3(1):46-47. 被引量:2
  • 9李英姿.论江泽民对科技生产力认识的深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7(1):18-20. 被引量:1
  • 10刘吉发.论科技生产力[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3):10-1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