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化的内涵、目标和功能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对“信息化”的。内涵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信息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社会结构的现代性交迁;“信息化”的目标是社会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只有着眼于社会结构因素与社会学习能力的提升来统筹协调国民经济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
卢光明
机构地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出处
《中国信息导报》
2006年第12期9-11,共3页
China Information Review
关键词
信患化
学习能力
社会结构变迁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1
刘君君,赵万里.知识与社会行动的结构--知识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同被引文献
27
1
王欢,郭玉锦.
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9-21.
被引量:44
2
陈粟,陈冰.
网络:虚拟的公共领域——以BBS上的议程设置为例[J]
.新闻界,2005(1):58-60.
被引量:15
3
刘君.
网络言论与网络舆论导向[J]
.电视工程,2005(3):6-9.
被引量:6
4
申雪凤.
网络信息传播中自由与自律的“共舞”[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5):36-39.
被引量:6
5
孟瑞玲.
信息生态的失调与对策分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8):127-129.
被引量:16
6
张品良.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网络虚拟社会构建[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9):139-144.
被引量:15
7
莫妍.
让信息化惠及全民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2006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在京举行[J]
.中国信息导报,2006(12):4-5.
被引量:1
8
龚炜.
临时舆论群的形成因素及传播特点[J]
.新闻界,2007(1):38-39.
被引量:1
9
Patricia Wallance.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75~180.
10
Dewey, John :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 Macmillan, 1916:5.
引证文献
1
1
邱均平,陈远,邹晶.
论网络社区信息传播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
.山东社会科学,2008(5):25-31.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吕月米.
科学发展网络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J]
.消费导刊,2009,0(18):53-55.
被引量:1
2
强丽.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国民教育[J]
.三江高教,2014(3):72-75.
3
朱建东,祝智庭.
信息化环境下社区形态的嬗变及其社会学意义[J]
.前沿,2010(5):161-163.
被引量:4
4
李丽蓉.
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及不良信息监测技术[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2):64-66.
被引量:2
5
郭擎擎.
网络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6):177-179.
被引量:11
6
庞志娟.
社区信息传播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功能研究[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3):11-13.
7
强丽.
现代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青少年意识形态网络教育[J]
.继续教育研究,2014(8):94-97.
被引量:1
8
强丽.
论现代信息网络上的意识形态国民教育[J]
.宜春学院学报,2014,36(8):29-32.
9
郭宝贤,申卫华,陈永权.
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经济型社会要素互动关系模型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82-85.
10
周根红.
网络文化与媒介素养的转向[J]
.现代视听,2009,0(11):56-58.
被引量:2
1
金勇,李莉.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和管理模式[J]
.中国科技论坛,2003(3):26-28.
被引量:6
2
罗昭祥.
21世纪,一个世界性交通中心将在广西兴起[J]
.广西审计,1999(3):22-26.
3
武汉市委政研室综合二处、武汉开发区研发中心联合课题组,张河山,晏冠亮,余习华,万恒军.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研究[J]
.武汉学刊,2007,0(4):11-15.
被引量:2
4
张河山,晏冠亮,余习华,万恒军.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研究[J]
.学习与实践,2007(8):163-168.
5
周范才,康佳.
卢锋:宏观调控与市场改革如何“兼容”[J]
.新华月报,2014(11):14-16.
6
金凤.
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缺陷及成因分析[J]
.特区经济,2009(12):132-134.
被引量:3
7
韦宁卫.
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路径选择[J]
.中国财政,2011(20):42-43.
8
操玲姣.
中国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J]
.学习与实践,2013(7):24-30.
被引量:4
9
鲁友友,欧阳克蕙,熊小文,王文君,朱年华,赖贻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畜牧业布局规划与发展模式构想[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78-81.
10
胡坚,韩伟一.
试论分配公平与组织稳定的关系[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54(1):10-13.
中国信息导报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