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教改尝试,都需纳入课程这一总渠道而显示其改革的力度与成效。当前高等体育院校开展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设置所构成的课程结构,课程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体系等课程建设中基本问题的分析,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作者
骆秉全
机构地区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教学
出处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4-29,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高等体育院校
课程
分类号
G812.5 [文化科学—体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96
参考文献
1
1
黄伟娣.
课程与课程建设[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24(5):116-12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8
1
郑丽君.
摭谈高校课程建设中的几个误区[J]
.台州学院学报,2003,25(1):70-72.
被引量:4
2
唐银国.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改革与建设[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3):96-99.
3
吴泠.
高校课程建设刍议[J]
.江苏高教,2005(3):59-61.
被引量:12
4
彭传山,王章伟.
浅析“练耳卷”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心理学依据[J]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6):146-148.
5
张微,黄伟九,曾英,龙军峰.
教学型高校课程建设的探讨[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7):168-170.
被引量:14
6
刘秋,朱海峰.
浅谈如何通过管理使高校课堂中教师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J]
.科教文汇,2009(32):11-12.
7
刘斌.
论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的价值与价值取向[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111-114.
8
周晓宁,胡嬿.
民办独立高校课程群建设中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46):73-7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9
1
曹莉.
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教育的探析[J]
.安徽体育科技,2001,22(1):24-27.
被引量:6
2
姜伯乐,蔡忠建.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23-524.
被引量:10
3
龚德贵,黄阵,钟秉枢,左琼,余学锋.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7):26-30.
被引量:44
4
姜彦方.
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探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
.魅力中国,2009(28):185-185.
被引量:1
5
王健.
关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2(1):53-57.
被引量:6
6
廖哲勋.
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J]
.教育研究,1999,20(7):59-65.
被引量:34
7
臧连明.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4):71-72.
被引量:11
8
梁俊雄.
面向21世纪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趋向[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2):31-33.
被引量:6
9
周红律.
关于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初探[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3):5-8.
被引量:18
10
黄汉升,梅雪雄,陈俊钦,许红峰,林取用,洪泰田,余奎康,陶玉萍.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体育科学,1998,18(6):1-4.
被引量:112
引证文献
21
1
沈芝萍.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体操普修课程模式[J]
.体育学刊,2001,8(5):109-111.
被引量:5
2
王俪燕.
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探讨[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2(1):100-103.
被引量:8
3
陈俊钦,黄汉升,梅雪雄,林取用,洪泰田,余奎康,许红峰.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
.体育科学,1997,17(5):31-35.
被引量:78
4
于军.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必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3(3):73-75.
被引量:5
5
罗林,刘春来.
江西省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3):44-45.
被引量:3
6
田忠成.
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对策研究[J]
.中国学校体育,2013,32(S1):19-20.
7
易小坚.
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的研究[J]
.体育学刊,2000,7(3):53-55.
被引量:22
8
白文飞,徐玲.
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63-66.
被引量:7
9
曾丹平,王义平.
试论排球专项考试与成绩评价[J]
.湖北体育科技,2000,19(4):80-82.
被引量:4
10
吕毅.
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机制构建与应用[J]
.经济师,2006(5):54-5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96
1
李靖.
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2):3-7.
被引量:11
2
刘大明.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114-118.
被引量:20
3
郭孝平,路俊艳,许桂芝.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理论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z1):64-66.
被引量:1
4
许荣泉.
浅谈IPV6[J]
.科技信息,2008(24):445-446.
被引量:30
5
陆玉林,张蕴琨.
论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职业需求适应性[J]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3):88-89.
被引量:4
6
曹莉.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J]
.体育学刊,2001,8(5):106-108.
被引量:9
7
沈芝萍.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体操普修课程模式[J]
.体育学刊,2001,8(5):109-111.
被引量:5
8
刘少园.
关于21世纪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6):39-40.
被引量:2
9
黄承国,林志旭,黄耀辉.
现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初探[J]
.体育科学研究,2001,5(2):45-49.
被引量:6
10
龚德贵,黄阵,钟秉枢,左琼,余学锋.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7):26-30.
被引量:44
1
李德奇.
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存在若干问题的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0):62-62.
2
罗晓红,刘润芝.
外文期刊在体育院校中利用问题的思考[J]
.运动,2017(4):101-102.
被引量:1
3
苏芸澐,李少丹.
关于训练理论研究中若干方法论问题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5):94-99.
被引量:10
4
杨海晨,沈柳红.
类型化:一个体育人类学中观议题的缘起、意义及实践[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3):275-280.
被引量:5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