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十里洋场”的“民间娱乐”——近世上海的评弹演出及其后续发展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近世评弹业,大盛于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名家辈出、影响空前绝后。这一兴旺发达的基础,则源于晚清时期的奠定。晚清上海在近世评弹业发展中的行业地位值得关注,其中包括女弹词的兴起与消歇、弹词演出市场的组成(例如书场、书价、观众、近代鸳蝴文人对于评弹演出的兴趣及参与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
秦燕春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第6期10-16,共7页
Ethnic Art Studies
关键词
晚清
上海
女弹词
评弹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作者简介
秦燕春,女,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北京100000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31
1
孙晓忠.
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J]
.文学评论,2008(3):174-181.
被引量:29
2
葛涛.
“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纪[J]
.史林,2008(5):26-41.
被引量:20
3
刘尧峰,夏德明.
民国武术多元化价值体系探骊[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6):7-8.
被引量:7
4
汪朝光.
二十年代末:汉口法租界电影检查风波[J]
.百年潮,2001(10):74-77.
被引量:1
5
李志成.
民国时期无线广播对民众娱乐生活的影响述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74-78.
被引量:4
6
周烁.
论外国电影对近代北京社会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2):72-76.
被引量:1
7
熊月之.
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J]
.学术月刊,1998,30(8):73-81.
被引量:75
8
杨少雄,苏肖晴,杨啸原.
试析中华武术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嬗变成因[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8(1):42-46.
被引量:6
9
许敏.
晚清上海的戏园与娱乐生活[J]
.史林,1998(3):36-44.
被引量:20
10
陈鸣.
近代上海城市的文化娱乐消费[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55-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周巍.
晚清以来“女弹词”职业生涯的呈现及其意义[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3):90-96.
被引量:3
2
段静.
近现代中、西口头文学研究综述[J]
.世界民族,2011(5):48-55.
被引量:5
3
苏全有,张超.
对近代中国娱乐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341-355.
被引量:1
4
李玉.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太平天国“神剧”营销——以《申报》所刊《红羊豪侠传》广告为中心的考察[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6(3):42-50.
5
林旻雯,岳永逸.
言地语人:曲艺研究七十年[J]
.民间文化论坛,2019,0(6):64-8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洪煜.
近代上海小报视野下的苏州评弹[J]
.史林,2010(1):11-19.
被引量:3
2
洪煜.
近代上海小报与苏州评弹[J]
.史学月刊,2010(8):109-114.
3
唐力行.
从苏州到上海:评弹与都市文化圈的变迁[J]
.史林,2010(4):21-31.
被引量:15
4
李菲.
口述[J]
.民族艺术,2013(4):50-56.
被引量:1
5
马俊杰,王馥芳.
“歌”为体、“诗”为用:试议“花儿”的诗性特征[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16-123.
被引量:4
6
赵锐.
口传文学研究的百年回顾[J]
.文学教育,2018,0(19):107-110.
被引量:3
7
岳永逸.
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以表演艺术类为例[J]
.民族艺术,2020(6):79-87.
被引量:30
8
姚盼盼.
德国诗歌赛的溯源与发展[J]
.长安学刊,2021,12(5):62-65.
9
周妍君.
重塑社会角色:当代曲艺传承的自觉选择[J]
.长江文艺评论,2023(3):66-68.
被引量:1
10
皮峻松,张宏伟,潘翠云.
浅谈民间口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J]
.北方经贸,2016(1):72-73.
1
宋立中.
晚清上海弹词女艺人的职业生涯与历史命运[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0-86.
被引量:1
2
姜庆丽,蒲融.
中国大陆军事题材电视剧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系列作品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7).
3
海阳秧歌汉族的狂欢[J]
.中华遗产,2010(2):106-117.
4
甘露.
获奖随想[J]
.数码影像时代,2013(2):127-127.
5
徐城北.
昆剧在上海的现代意义[J]
.上海戏剧,2002(9):22-23.
6
王超华.
河南筝派的研究[J]
.音乐大观,2012,0(9):165-165.
7
陈楚香.
湘北大鼓[J]
.中华诗词,2017,0(1):50-50.
8
严雯婷.
二十世纪女性弹词艺术家:叙事形式与音乐风格的溯源[J]
.黄河之声,2015(5):126-127.
9
邱艳.
由地域文化看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119-120.
被引量:3
10
范爱萍.
民国时开封的民间娱乐[J]
.档案天地,2012(8):31-33.
被引量:1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