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先进性建设构筑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政党的历史执政地位仅仅是其执政合法性的来源之一,执政党的绩效基础又具有易变性,所以,扩大与巩固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意义尤显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开展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有利于扩大党执政合法性的广泛基础,也是重建与巩固其意识形态基础的重要举措。
作者
房正宏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56,共3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执政党
先进性
执政合法性
意识形态
基础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王永贵.
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功能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05(4):1-5.
被引量:15
2
徐海波.
国家理论、意识形态与“构建和谐社会”[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16-19.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列.
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职能[J]
.文史哲,1994(6):51-56.
被引量:1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德]卡尔·曼海姆 黎鸣 李书崇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胡小平.制度创新是推动科技革命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3—08—12(2).
5
[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
[美]西·马丁·李普塞特 政治人 张昭宗 译.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7
道格拉斯·诺思 陈郁 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三联书店,1990.53,59.
8
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5.
9
周英雄.作为组合模式的“兴”语言结构与神话结构:edited by John J.Deeneyed[J].Chinese—Westem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ory and Snmepy,Hong kong,1980,:5-78.
10
何怀远,贾强.
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战略攻势及其演变逻辑[J]
.学术交流,2000(4):10-15.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4
1
郭亮,王永贵.
网络流行语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四维消解论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19,0(12):117-122.
被引量:19
2
蓝蔚.
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1):39-41.
3
方飒.
从哲学角度看和谐社会之三个层面[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49-51.
4
汤美芳.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综述[J]
.资料通讯,2005(4):29-34.
被引量:2
5
陈波,曹乐,肖攻读.
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破解“三农”难题[J]
.甘肃农业,2006(1):49-50.
6
洪光东.
近年来关于市场经济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述评[J]
.甘肃理论学刊,2006(5):23-26.
被引量:1
7
李志斐.
建国之初中国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J]
.甘肃理论学刊,2006(5):27-30.
被引量:5
8
陆梅芳,李万银.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平台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6(12):10-11.
9
王怀强.
政治合法性的意识形态维度分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5):5-8.
被引量:2
10
钱志刚,张琦.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新探[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9(4):81-83.
同被引文献
8
1
赵友良.
试论现代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J]
.江东论坛,2007(3):12-15.
被引量:1
2
朱光亮,许法根,陈雪(校对).
论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构及其趋向[J]
.南方论刊,2005(5):4-7.
被引量:2
3
马晨,雷琳.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J]
.社会科学,2008(1):73-77.
被引量:23
4
张骥,程新英.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回应[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67-72.
被引量:28
5
孙肖远.
执政合法性的三维解析[J]
.江海学刊,2010(5):149-154.
被引量:3
6
文宏.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总体回顾与基本经验[J]
.探索,2012(3):31-36.
被引量:5
7
田宪臣,侯晋雄.
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的维护与重构[J]
.学习论坛,2012,28(9):17-21.
被引量:1
8
田莺.
多元舆论格局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J]
.传媒观察,2014,0(12):32-3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贾春玲.
意识形态与执政合法性的关联性研究[J]
.清江论坛,2016(2):21-24.
1
吕观盛,韦诗业.
政治合法性新探:从苏联解体看“三个代表”的意义[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7-30.
被引量:1
2
刘春田.
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J]
.兰州学刊,2004(5):7-8.
3
陈志富.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发挥作用[J]
.社会主义论坛,2014(3):56-56.
4
温敬元.
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几个方面[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56-59.
被引量:1
5
蔡国兵,王淼.
发展党内民主是提升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途径[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4):92-95.
6
陈正良,胡舟霞.
论加强执政党的软权力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J]
.浙江社会科学,2013(4):56-63.
被引量:8
7
赵付科.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保持政权稳定的基本路径[J]
.山东社会科学,2013(8):118-122.
被引量:1
8
申巧林.
论新时期我国政治合法性面临的挑战[J]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4):193-194.
9
温敬元.
论社会转型期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7(3):52-54.
被引量:1
10
许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前提[J]
.理论界,2013(2):84-86.
理论与改革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