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将58例中风早期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 in,30日为1疗程。并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经颅多普勒(TCD)、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程后5项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改善、中度改善者的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与针刺前后(即刻)脑血流变化呈高度正相关。治疗组(随机选择10例)病人疗程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比较,其中潜伏期在疗程后明显缩短(P<0.01);波幅虽有一定改善,但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刺能够明显改善左侧大脑的血流速度,可作为临床评价和预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指标之一;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缩短可能是治疗机理之一。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2期2256-2259,共4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青岛市卫生局资助课题[2004(19)-11]
作者简介 刘立安(1959-),男,吉林长春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针灸与脑病临床。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二级参考文献79

  • 1赵合庆,包仕尧,何广仁,石怡珍,支海红,金世蓉,刘春风.脑梗塞患者SPECT血流灌注显像与认知电位变化研究[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5,15(4):205-207. 被引量:13
  • 2王荫华,朱茜.TokenTest与汉语失语症[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1):50-52. 被引量:14
  • 3徐晓云,段淑荣,赵庆杰,李国霖,沈翠茹,王德生,于洪军.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的智能障碍及P_(300)动态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13(5):285-286. 被引量:6
  • 4高素荣.失语症[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26.
  • 5李胜利 白板康俊.听觉语言康复[M].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中国事务所,1994.113,131.
  • 6王荫华 缪鸿石 等.言语功能的评定.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M].华夏出版社,1996.83-113.
  • 7王荫华 卫生部医政司.失语症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22-128,138-142.
  • 8王荫华 李心天.语言障碍与失语症的检查方法.“医学心理学”[M].北医协和联合出版社,1998.495-503.
  • 9史杰 王荫华.汉语失语症听觉理解障碍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1):60-60.
  • 10大西幸子 孙启良编著.赵峻译.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3..

共引文献37304

同被引文献300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1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