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神话研究的认知视角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神话及其相关语篇。简单回顾了语境的研究历史,引入了认知语境的概念之后,通过心理图式来说明认知语境在语篇记忆、理解、回述中的作用。运用认知语言学关于概念形成的范畴化理论与原型理论来说明神话、表演等概念的模糊性,最后论述了认知的隐喻性思维对神话起源的作用以及对神话深层结构研究的作用。
作者
吴晓东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6年第4期5-11,共7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关键词
神话
认知语境
心理图式
范畴化
隐喻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苗族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1
许葵花.《语境研究的认知渐进性探源》[J].US-China Foreign Lsnguage,1.
2
李福清.《神话与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故事比较研究》,第26-3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
Richard Bauman,Story,Performance,and Event:Contextual Studies of Oral Narrative,P3,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4
茅盾.《神话研究》,第5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5
http://www.indigogroup.co.uk/foamycustard/fc005.htm
同被引文献
36
1
吴晓东.
苗族《蚩尤神话》与涿鹿之战[J]
.民族文学研究,1998,16(4):18-22.
被引量:7
2
严学宭.
汉语声调的产生和发展[J]
.人文杂志,1959(1):42-52.
被引量:12
3
陈自力.
论《九歌》“兮”字之性质与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7(4):58-65.
被引量:4
4
吴泽顺.
伏羲盘古关系考[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2(4):35-41.
被引量:3
5
吴晓东.
盘瓠:王爷,盘古:老爷[J]
.民族文学研究,1996,14(4):34-38.
被引量:6
6
朝戈金.
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J]
.文艺研究,2002(4):99-101.
被引量:27
7
吴安其.
上古汉语的韵尾和声调的起源[J]
.民族语文,2001(2):6-16.
被引量:12
8
潘卫民,毛荣贵.
语言的音韵美及其翻译再现[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116-120.
被引量:26
9
梅德明,高文成.
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J]
.外语学刊,2006(3):42-46.
被引量:31
10
梁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引证文献
5
1
许艳俊.
吴晓东神话学研究评述[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4):7-11.
被引量:1
2
李斯颖.
壮族布洛陀史诗格律探究[J]
.民族文学研究,2016,34(5):104-113.
被引量:8
3
谭佳.
中国神话学研究七十年[J]
.民间文化论坛,2019,0(6):50-63.
被引量:7
4
牟彩霞.
认知诗学视角下的中国神话解读及其英译思考[J]
.海外英语,2020(21):5-6.
5
吴晓东.
民间文学研究的四个语言学切入点[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4,39(6):74-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祝鹏程.
2016年民间文学研究报告——以神话、传说与故事为主[J]
.民间文化论坛,2017(1):39-54.
2
刘华清.
广西北路壮剧唱腔音乐研究[J]
.中国戏剧,2019(10):87-88.
被引量:2
3
林安宁,李春连.
在继承中拓展,合力推进神话学的学科自觉——2016年中国神话研究综述[J]
.河池学院学报,2020,40(1):35-41.
4
耿金.
水利工程与神话建构:浙江宁绍地区“梅梁”传说的生成与演化[J]
.民俗研究,2020(5):111-122.
被引量:1
5
黄永林,邹蓓,袁渊.
我国民间文学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与创新(1979-2000)[J]
.文化遗产,2020(6):91-101.
被引量:2
6
冯王玺.
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学术史探微--以《民族文学研究》为中心[J]
.民族文学研究,2022,40(1):52-65.
被引量:2
7
杨杰宏.
“神话主义”概念内涵与范畴的再思考[J]
.民间文化论坛,2022(1):55-63.
被引量:4
8
颜晓英.
从韵律的视角看《布洛陀史诗》不同译本的翻译策略[J]
.民族翻译,2022(4):30-39.
被引量:2
9
张多.
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从典籍到数字媒介的神话谱系化实践[J]
.云南社会科学,2022(6):178-185.
被引量:4
10
陆莲枝.
壮族史诗《布洛陀》英译的多模态化[J]
.百色学院学报,2022,35(5):56-60.
被引量:1
1
王黎生.
语篇理解和记忆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发[J]
.理论月刊,2010(9):95-97.
被引量:4
2
杨慧.
语篇理解与记忆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50-52.
3
彭秀利.
浅析语篇理解的几点要素[J]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3(3):37-39.
4
邓章应.
东巴文起源神话研究[J]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3):26-31.
被引量:2
5
李帅.
语篇理解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J]
.海外英语,2013(19):276-277.
被引量:1
6
刘桂玲.
影响语篇记忆诸因素研究之评述[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5):104-107.
7
徐丽莎.
学术著作翻译中的参考文献处理方式--以《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英译本为例[J]
.高教学刊,2017,3(3):189-190.
8
戚晓娟.
英语语篇记忆探讨——以英文诗《母亲》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169-170.
被引量:1
9
莫娇.
东北方言中动物隐喻的神话起源[J]
.现代交际,2016(18):77-78.
被引量:1
10
王渺渺,郭静.
语篇记忆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科教文汇,2016(9):156-157.
民族文学研究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