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十一五”时期大连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及其集装箱枢纽港发展建议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大连在“十一五”时期的集装箱吞吐量,并对影响集装箱吞吐量的集装箱枢纽港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作者
郭文彬
韩增林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年第6期96-99,共4页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BJL067)
关键词
“十一五”时期
集装箱吞吐量
灰色预测
大连
分类号
F5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1
张今声.
对辽宁省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几点建议[J]
.决策咨询通讯,2005,16(4):12-13.
被引量:1
2
袁茁,田浩.
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J]
.中国水运,2004(11):16-17.
被引量:3
3
安筱鹏,韩增林.
北方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大连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设[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19(6):51-56.
被引量:7
4
张荣忠.
集装箱枢纽港的生存之道[J]
.交通企业管理,2005,20(2):54-55.
被引量:1
5
方敏.
中国集装箱港口合作竞争的博弈分析[J]
.集装箱化,2005,16(1):26-28.
被引量:10
6
陈娟,郭庆祝,宋扬,夏明辉.
大连港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几点建议[J]
.世界海运,2005,28(3):23-25.
被引量:2
7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课题组.
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十项对策[J]
.大连干部学刊,2004,20(2):18-21.
被引量:3
8
庞瑞芝.
"十一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分析[J]
.交通与运输,2005(1):50-51.
被引量:2
9
孙瀚冰,程亮.
灰色预测模型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
.集装箱化,2003,14(9):36-38.
被引量:7
10
吴淑娟,王林素,吴中.
利用改进的灰色模型 预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J]
.水运管理,2004,26(11):14-1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柳艳娇,肖青.
组合模型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32(3):26-28.
被引量:16
2
郭文彬,韩增林.
“十一五”时期大连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及其集装箱枢纽港发展建议[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6):96-99.
被引量:1
3
曹印,李宝民.
中国水运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沿革及评估[J]
.世界海运,1997,20(3):19-21.
被引量:6
4
朱祖石.
略论我国港口发展中若干关系问题[J]
.综合运输,1997,19(6):5-7.
被引量:11
5
吴永富.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6
郑金岩.我国航运市场近况[J].天津港口,1997,(4):23-25.
7
徐建华.国际航运经济新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356-496.
8
屠德铭.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论坛功能与结构[J].大连港口,2003,(4):24-24.
9
钱永昌.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论坛地位与作用[J].港口经济,2003,(2):13-13.
10
徐建华.国际航运经济新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34
1
陈宁,张程,陈翔宇,喻圆,乐婉.
基于伯川德博弈的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竞合策略[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8,40(8):40-47.
被引量:2
2
王海燕,于艳莉,刘巍.
大连港建设北方集装箱枢纽港的探讨(英文)[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29(S1):86-90.
3
于定勇,马建军,李兆强,赵景丽.
青岛市港口集疏运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10(9):86-88.
被引量:1
4
赵一平.
振兴老工业基地 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1(2):96-99.
被引量:1
5
张耀光,王宁,赵永宏.
大连港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的作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1):19-22.
被引量:5
6
郭晶,姜秀山.
铁路集装箱运量发展预测[J]
.物流科技,2006,29(1):31-34.
被引量:2
7
宋欣茹,王圣云,孙才志.
大连港与城市、经济区联动发展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2):107-110.
被引量:5
8
柳艳娇,肖青.
组合模型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32(3):26-28.
被引量:16
9
杨文智,董平,郭迪.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港口竞争与互利模型[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27(3):5-9.
被引量:5
10
杨大海,肖瑜.
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对策探讨[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4):3-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柳艳娇,肖青.
组合模型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32(3):26-28.
被引量:16
2
马锡超,王璇,李海锋.
基于组合模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J]
.交通标准化,2009,37(3):74-77.
被引量:8
3
王金婷,李旭明,王生.
青岛港物货吞吐量预测模型[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33(S1):133-135.
被引量:6
4
曾庆聪,王金婷.
组合模型在深圳港货物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33(S1):136-1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孙瀚冰,程亮.
灰色预测模型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
.集装箱化,2003,14(9):36-3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柳艳娇,肖青.
组合模型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32(3):26-28.
被引量:16
2
郭文彬,韩增林.
“十一五”时期大连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及其集装箱枢纽港发展建议[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6):96-99.
被引量:1
3
马锡超,王璇,李海锋.
基于组合模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J]
.交通标准化,2009,37(3):74-77.
被引量:8
4
王金婷,李旭明,王生.
青岛港物货吞吐量预测模型[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33(S1):133-135.
被引量:6
5
曾庆聪,王金婷.
组合模型在深圳港货物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33(S1):136-138.
被引量:6
6
温旭红.
营口港集装箱吞吐量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J]
.铁道经济研究,2020(6):34-36.
被引量:1
7
王凤武,张晓博,阎际驰,吉哲.
基于LSTM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J]
.中国航海,2022,45(2):109-114.
被引量:10
1
服务长三角 推动枢纽港建设[J]
.上海物流,2009(1):32-32.
2
抓住机遇 探索创新 扎实推进枢纽港建设[J]
.民航管理,2003(5):33-38.
3
中货航首个异地货站在苏州运营[J]
.中国民用航空,2010(4):22-22.
4
刘昱婷,李奎.
青岛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经营[J]
.水运管理,2007,29(7):25-27.
被引量:2
5
梁丽,刘献荣,赵守贤.
青岛港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的思考[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8(12):8-10.
6
吕东峰,于定勇.
加快青岛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的战略构想[J]
.港工技术,2003,40(3):11-13.
被引量:5
7
俞宣均,杨燮庆,张良,俞宝均.
集装箱船大型化与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J]
.集装箱化,1998(11):4-10.
被引量:1
8
胡中敬.
经营引航服务适应枢纽港建设[J]
.中国港口,2004(10):46-46.
被引量:1
9
苏骏译.
全球集装箱价格水平与走势的分析[J]
.集装箱化,1993(9):18-19.
10
刘翠莲,邢爽.
加快厦门集装箱枢纽港建设[J]
.港口经济,2007(3):21-23.
被引量:1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