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称呼语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称呼语是人际交往中使用最频繁的语言现象,它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不同文化间交际时的称呼语选择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结构,不同的价值观念,归根到底受到文化的制约,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本文对比了英汉称呼语系统,简要分析了不同称呼语系统来源于中西社会不同的文化。
作者
张静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甘肃科技纵横》
2006年第6期222-222,203,共2页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Gansu
关键词
称呼语
文化
名
职衔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陈佳.
从汉语血缘亲属称谓看语言对文化的反映[J]
.语言研究,2002(S1):77-82.
被引量:14
2
孙芳琴.
中西称谓用语的文化差异[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0(1):80-83.
被引量:20
3
李明洁.
称呼语的运用规则和协调理论[J]
.汉语学习,1996(4):57-60.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贾彦德.
现代汉语常用亲属词的语义特点[J]
.世界汉语教学,1994,8(1):7-14.
被引量:17
2
[4]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
[6]顾久、杨润华主编,周复刚著.《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读本》中有关语言的内容[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4
[7]刘恭懋.古代礼貌语言[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5
[9]胡文仲,毕继万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
[11]孙芳琴,徐培成主编.英语语言文化教育论丛[C].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7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48
1
李涛.
CP原则和RP原则视域下称呼语转换与角色心理分析——以曹禺话剧《雷雨》为例[J]
.大连大学学报,2023,44(1):31-36.
被引量:1
2
李星.
中西社交称谓词映射的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3):161-164.
被引量:4
3
李娟.
浅析汉英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
.华章(初中读写),2008(19):158-158.
4
黄玉虹.
汉语中敬语和谦语的语用翻译[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32-33.
5
李明洁.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标准与功能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5):92-96.
被引量:53
6
谷冬梅.
试析我国历史上夫妻称谓演变的原因[J]
.飞天,2012(4):40-41.
被引量:2
7
侯雪钰.
英汉称呼语的语用对比[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164-164.
被引量:1
8
李明洁.
称谓图式:称谓语的认知模式[J]
.汉语学习,2000(3):10-15.
被引量:16
9
张凤芝.
谈现代汉语中的自称方式[J]
.海外华文教育,2002(4):25-30.
被引量:1
10
刁世兰.
称呼的转换及其语用功能[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3):56-59.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5
1
陈玉.
中美称呼语中的文化差异[J]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3):75-76.
被引量:5
2
李先进.
英汉称呼语的文化差异及语用功能[J]
.云梦学刊,2006,27(4):149-151.
被引量:5
3
任裕海.称呼模式的跨文化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4
孙芳琴.
中西称谓用语的文化差异[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0(1):80-83.
被引量:20
5
王宏军.
英汉礼貌语言文化对比研究[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4(3):69-7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侯雪钰.
英汉称呼语的语用对比[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164-164.
被引量:1
2
马迪.
英汉称呼语差异分析[J]
.科教文汇,2009(33):240-24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朱杰.
英汉词汇意义对比及其翻译方法探析[J]
.校园英语,2019,0(45):231-232.
被引量:1
1
森林鹿.
“爸爸”从哪儿来[J]
.意林(少年版),2015,0(9):50-50.
2
鲁韵子.
2月,我们有香港艺术节[J]
.文化月刊,2014(2):106-107.
3
周海明,陆军.
近十年来国内幽默言语研究述评[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149-150.
被引量:10
4
谢栋元.
[m][n][η]自成音节说略[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13(1):7-11.
被引量:10
5
张法文.
网络语言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0):223-223.
6
刘敏芝.
“博士”称谓与手艺人[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68-69.
7
付迁,金涛.
大唐少帅魏少军[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04(6):17-19.
8
陳明光.
五代財政中樞管理體制演變考論[J]
.中华文史论丛,2010(3):101-136.
被引量:7
9
穆新富.
“熟语”考试内容及其形式分析[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7):99-99.
10
刘玥玥.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新字[J]
.青年文学家,2010,0(5X):179-179.
被引量:2
甘肃科技纵横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