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合理密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水稻合理密植(水稻合理栽插密度)研究现状和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合理基本苗(每667m2穴数),合理行株距和每穴苗数的涵义,从高产角度归纳提出了合理基本苗和行株距的标准和计算方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
苏祖芳
霍中洋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5期6-9,共4页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基金
江苏省"九五"攻关项目(BJ99058)
关键词
水稻
密度
基本苗计算公式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苏祖芳(1936-)。男,教授(《耕作与栽培》编委),从事作物栽培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40
引证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282
参考文献
4
1
殷宏章 王天铎 李有则 见: 殷宏章 王天铎 雷宏俶 编.水稻田的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A].见: 殷宏章, 王天铎, 雷宏俶, 编.稻麦群体研究论文集[C].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33-50.
2
蒋彭炎,冯来定.水稀稀少平栽培法理论与技术.浙江科技出版社
3
凌启鸿,苏祖芳,张洪程,等主编.水稻叶龄模式与应用(修订本).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
4
潘晓华,陈小荣,杨福孙.
双季水稻塑盘旱育抛栽基本苗公式的建立[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3):290-29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2
2
王建林,徐正进.
穗型和行距对水稻冠层受光态势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5):422-426.
被引量:59
3
陈锦新,王人民,陈国林.
早籼稻不同基础群体和结构的初步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3):294-300.
被引量:7
4
戴其根,张洪程.
水稻抛秧密度问题的初步探讨[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89(B10):24-26.
被引量:6
5
潘晓华,陈小荣,杨福孙.
双季水稻塑盘旱育抛栽基本苗公式的验证[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1-6.
被引量:5
6
凌启鸿 苏祖芳 等.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J].中国农业科学,1983,(1):1-8.
7
蒋彭炎 姚长溪 等.论早稻稀少平高产栽培法[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3,9(2):127-129.
8
凌启鸿 张洪程 程庚会 1-10.IR24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途径[J].江苏农业科学,1982,(9).
9
蒋彭炎 冯来定 沈守江.水稻不同群体条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87,(1):1-5.
10
吴永祥 姚长敏 郑克武.水稻栽插密度和建立高光效群体结构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1987,(4):79-79.
共引文献
11
1
吴桂成,张洪程,吴文革,王艳,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超级稻武粳15超高产栽培新途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84-11086.
被引量:3
2
黄敏,蒋鹏,谢小兵,施婉菊,曾燕,Md.Ibrahim,邹应斌.
水稻株行距配比的优化和株高密度模型的建立[J]
.作物研究,2011,25(1):1-3.
被引量:15
3
林洪鑫,肖运萍,袁展汽,刘仁根,汪瑞清.
水稻合理密植及其优质高产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1-4.
被引量:37
4
陈小荣,肖自京,孙嘉,钟蕾,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欧阳林娟,贺浩华.
不同产量晚稻品种分蘖期动态密度稀化下群体自动调节力的差异与生理机制[J]
.中国水稻科学,2013,27(4):405-412.
被引量:12
5
刘利,雷小龙,王丽,邓飞,刘代银,任万军.
种植方式对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3,39(8):1434-1444.
被引量:14
6
宋云生,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朱聪聪,孙圳,杨大柳,王惟清,刘俊,吴爱国.
水稻钵苗机插秧苗素质的调控[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2):11-22.
被引量:73
7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李木英,胡水秀.
基于机插晚稻分蘖成穗特性获取基本苗定量参数[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30-37.
被引量:12
8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李木英,胡水秀.
机插早稻分蘖成穗特性及基本苗公式参数研究[J]
.作物学报,2016,42(3):427-436.
被引量:16
9
谢小兵,蒋鹏,黄敏,曹放波,周雪峰,张瑞春,陈佳娜,伍丹丹,邹应斌.
基于黄金分割法的双季稻合理密植研究[J]
.核农学报,2016,30(12):2467-2476.
被引量:5
10
张结刚,王晓萍,张美良,潘晓华,吴斯骏,严志雁,张灿权,嵇素霞.
机插双季稻育秧适宜播种量研究[J]
.杂交水稻,2018,33(1):60-6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40
1
茅飞鸿,杨桦.
我国内源性农业污染治理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7):59-61.
被引量:5
2
周鑫斌,施卫明,杨林章.
富硒与非富硒水稻品种对硒的吸收分配的差异及机理[J]
.土壤,2007,39(5):731-736.
被引量:76
3
蒋彬.
水稻富硒基因型品种遴选[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S1):152-156.
被引量:25
4
张玉明,曹征海,夏春宇,郭林永,陆文泉,周耀建,张德浩,惠新春.
不同移栽密度下培矮64SE32分蘖成穗规律观察研究[J]
.杂交水稻,2002,17(1):41-43.
被引量:7
5
赵锋,程建平,汪本福,章秀福,吴德军,李亮,游爱兵,张旅峰,章桃娟.
氮肥运筹对机械栽植早稻两优287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505-1509.
被引量:15
6
胡雅杰,朱大伟,邢志鹏,龚金龙,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郭保卫.
改进施氮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12-22.
被引量:88
7
徐新朋,周卫,梁国庆,孙静文,王秀斌,何萍,徐芳森,余喜初.
氮肥用量和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3):763-772.
被引量:114
8
徐正浩,王一平,余柳青,A.Martin Mortimer.
水稻移栽密度和早期水管理对无芒稗生态控制效果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4,23(4):41-43.
被引量:15
9
黄湛,肖立中,吴长维,劳善,叶锦礼.
优质稻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优质稻的需肥特性和生理特点[J]
.广东农业科学,1993,20(3):1-4.
被引量:6
10
陶诗顺,马均.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穗粒结构特点研究[J]
.杂交水稻,2004,19(6):39-41.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36
1
熊昌明,李成业,朱旺冲.
超级稻施肥量与插植方式研究 Ⅱ.不同插植方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生长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9,29(4):10-11.
2
黄敏,蒋鹏,谢小兵,施婉菊,曾燕,Md.Ibrahim,邹应斌.
水稻株行距配比的优化和株高密度模型的建立[J]
.作物研究,2011,25(1):1-3.
被引量:15
3
林洪鑫,肖运萍,袁展汽,刘仁根,汪瑞清.
水稻合理密植及其优质高产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1-4.
被引量:37
4
张巍巍,吴洪然,畅东,刘玉梅,王丽芳,杨金影.
不同肥力和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北方水稻,2011,41(3):18-19.
被引量:1
5
符辰建,谢小兵,蒋鹏,杨广,彭铁玖,杨远柱,邹应斌.
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陵两优26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2(3):17-20.
被引量:6
6
孙永飞,梁尹明,张玉屏,石益汀,何晓汀,冯忠民,陈金焕,陈锋.
浙江超级稻一季15t·hm^(-2)栽培的基本技术原则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5):621-624.
被引量:3
7
郑桂萍,梁金国,赵洋,蔡永盛,郑悦,李丹丹,潘世驹,朱化敏.
群体构建因素与寒地水稻产量关系的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14,30(3):56-61.
被引量:4
8
郭保卫,朱聪聪,朱大伟,张洪程,江峰,葛梦婕.
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齐穗期株型及冠层微环境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5,34(1):9-17.
被引量:16
9
邓中华,明日,李小坤,郑磊,徐维明,杨运清,任涛,丛日环,鲁剑巍.
不同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土壤,2015,47(1):20-25.
被引量:49
10
谢小兵,周雪峰,蒋鹏,陈佳娜,张瑞春,伍丹丹,曹放波,单双吕,黄敏,邹应斌.
低氮密植栽培对超级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5,41(10):1591-1602.
被引量:41
二级引证文献
282
1
赵黎明,顾春梅,王士强,王丽萍,王贺,那永光,解保胜.
不同种植密度对寒地水稻浅土层热效应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3):7-15.
被引量:1
2
王樑,王孙杰,单樊洪,高兴友,张明生,黄河啸.
浙江好稻米种植技术初探[J]
.科技通报,2020(7):43-45.
被引量:1
3
苍柏峰,姜浩,李韫哲,戴知宁,崔菁菁,杨雪,武志海.
不同施肥模式对东北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44(1):21-27.
被引量:6
4
叶世青.
赣南水稻稀播增苗减氮与集控施肥法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基层农技推广,2022(1):22-27.
被引量:2
5
罗亢,曾勇军,石庆华,吕伟生,谢小兵,郭琳,成臣,周乾聪.
施氮量和密度对机直播双季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J]
.核农学报,2021,35(12):2850-2859.
被引量:19
6
刘大锷,高汉清.
杂交中稻新组合在桃源的引种试验[J]
.作物研究,2011,25(5):489-490.
被引量:1
7
邵风康,张大友,徐殿云,董军芳,张亚,刘井台,陈元洲,李元林.
迟熟中粳水稻盐粳10号适宜栽培密度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2-52.
8
符辰建,谢小兵,蒋鹏,杨广,彭铁玖,杨远柱,邹应斌.
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陵两优26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2(3):17-20.
被引量:6
9
马利军,谷学军,吴纪珍,杨建辉.
头孢匹胺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肺的渗透性及疗效[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50-151.
被引量:20
10
邹应斌.
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的原理和要点[J]
.中国稻米,2012,18(5):12-14.
被引量:12
1
王军,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9):40-43.
被引量:1
2
许娜,王嘉宇,李清,杨贤莉,刘遵奇,荆彦辉,徐正进.
每穴苗数对北方不同穗型粳稻物质生产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4,40(8):1506-1512.
被引量:5
3
冯加根,周燕,龚才根.
不同机插密度对“花优14”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12(3):43-43.
被引量:4
4
张丽微,钱永德,仲维君,王龙,宋泽,郑黄岩.
穴苗数对龙粳31穗部性状及稻谷产量的影响[J]
.北方水稻,2016,46(2):16-19.
被引量:1
5
王先如,吴明,陈次娥,梁加寺.
机插秧每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3,30(2):25-27.
被引量:6
6
章起明,曾勇军,吕伟生,黄山,商庆银,曾研华,谭雪明,石庆华,潘晓华.
每穴苗数和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6(3):144-150.
被引量:15
7
王学会.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体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810-811.
被引量:9
8
相桂聚.
水稻良种良法配套试验分析[J]
.新农村(黑龙江),2013(18):18-18.
9
孟维韧,全东兴,金成海,南钟浩,张强,周广春.
栽培措施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16,41(6):26-30.
被引量:5
10
潘晓华,陈小荣,杨福孙.
双季水稻塑盘旱育抛栽基本苗公式的建立[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3):290-294.
被引量:12
耕作与栽培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