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45
出处
《地理教育》
2006年第6期73-74,共2页
Education Of Geography
同被引文献166
-
1汤玉梅,李晴.我国地理教学模式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4):85-88. 被引量:11
-
2尹忠东,朱清科,张岩,毕华兴.浅析教育模式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S1):93-94. 被引量:5
-
3樊杰.地理学的综合性与区域发展的集成研究[J].地理学报,2004,59(z1):33-40. 被引量:74
-
4陆佩华,余建华,陈为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54-55. 被引量:6
-
5张兴旺,吕树清,查小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2007(8):58-59. 被引量:44
-
6陈建.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初探——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6):99-102. 被引量:22
-
7李松志,丁侃.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8(19):52-54. 被引量:4
-
8隋丽华,那玉林,常立新,韩俊丽.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22(1):107-110. 被引量:2
-
9张锡洲,王昌全,李廷轩,王永东,夏建国.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B09):17-21. 被引量:13
-
10曾冬梅,席鸿建,黄国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5):98-101. 被引量:95
引证文献45
-
1李松志,丁侃.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8(19):52-54. 被引量:4
-
2蔡湘文,班莹莹,高崇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前景分析[J].科技风,2010(19). 被引量:4
-
3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周申立,陈涛,贾春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被引量:40
-
4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吴小根,陈美球.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0-53. 被引量:38
-
5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吴小根,陆汝成,张兴榆,甘奇慧.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被引量:26
-
6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16-18. 被引量:18
-
7杨娟,王昌全,夏建国,张锡洲,王永东,吴德勇,李冰,曾敏.农业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561-11562. 被引量:6
-
8徐丽华,岳文泽,朱恺军,宋照亮.基于《城乡规划法》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5):134-136. 被引量:10
-
9骆东奇,邱继勤,罗光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37-141. 被引量:20
-
10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233
-
1解硕.探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问题[J].农家参谋,2019(23):260-260.
-
2郭欣欣.人文地理学教学实践平台构建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35):118-119.
-
3孟凡涛,付正汇,章鑫,王珂入.企业调研有感——浅析职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9(23):5-6.
-
4范晨璟,殷洁,李志明.空间治理变革背景下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规划—地信—生态”课程群的教改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1(4):108-112. 被引量:2
-
5许艳.大部制改革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初探[J].科教导刊,2019,0(34):48-49.
-
6陈永根,朱恺军,陆张维,张仁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教学实习的优化设计[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2):96-97. 被引量:3
-
7杨海荣,高中松,麻明友.“环境科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吉首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文学教育(中),2010(12):153-154. 被引量:1
-
8徐丽萍,王玲,刘月兰,奚秀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石河子大学地理系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2):95-96. 被引量:2
-
9曾理,邓君.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河海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8):307-308.
-
10杨莉,周秀慧,康国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0(36):268-270. 被引量:4
-
1谷寿林,卢春华.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立体化模式构建初探[J].兵工高教研究,1997(1):22-24.
-
2黄娟莉.运用多媒体 打造高效英语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12(1):55-56.
-
3龚国成.关于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模式的探讨[J].天中学刊,2002,17(4):99-100. 被引量:2
-
4贺欣欣.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体化模式的一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4(4):136-137. 被引量:1
-
5何祖锋.推进德育立体化工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J].管理观察,2008(3):107-108.
-
6李雷红.浅析立体化模式对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作用[J].新课程(下),2014,0(9):82-82.
-
7姚青艳.构建立体化模式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深入开展[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35-36. 被引量:8
-
8何祖锋.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立体教育模式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8(10):40-41. 被引量:3
-
9池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3X):33-33. 被引量:3
-
10孙苓,杨斌.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模式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75-7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