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8-59,共2页
作者简介
孝感学院经管学院(武汉大学在读硕士)432000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8):10-15. 被引量:167
-
2王邦志,祁卫士,刘澄.中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现实思考[J].金融研究,2004(8):112-119. 被引量:17
-
3杨明强.我国农业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4(9):78-78. 被引量:9
-
4廖清成.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问题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4(12):22-23. 被引量:10
-
5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及金融服务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4(12):54-57. 被引量:2
-
6夏玉芬,崔文英.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经济论坛,2004(24):97-98. 被引量:5
-
7李敏,卢同郦.加大农村投融资力度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J].武汉金融,2005(2):61-62. 被引量:2
-
8沈君立.新疆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融资问题[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2):3-7. 被引量:1
-
9张逸鸣,班克荣.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J].广西金融研究,2005(2):27-29. 被引量:2
-
10曹华.中国农村金融运行的特征与问题[J].金融教育研究,2004,18(1):10-12. 被引量:3
共引文献5
-
1尹晓菲,崔铭.关于农民融资渠道的研究——以河北省饶阳县为例[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2):111-111. 被引量:1
-
2刘江峰,张天立.试论怀化市鹤城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J].湖南农业科学,2010(10):156-158. 被引量:2
-
3袁朋飞,李冬,姜松,周川,王曼,张杰.海水淡化水与地表水联合供水地区市政管网水质变化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2,38(5):15-18. 被引量:6
-
4许鑫,张雯雯,侯仕军.基于WordScore的区域合作交流政策价值评价研究——以沪浙两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4):229-235. 被引量:3
-
5吴文轩.从美国对待日本金融危机谈中国经济问题[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0(1):44-44.
同被引文献21
-
1高星.对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探讨[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6(6):14-15. 被引量:3
-
2苗德新,席浩林.拓宽投融资渠道 促进新农村建设[J].社科纵横,2006,21(12):1-2. 被引量:3
-
3孙保营.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与成因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6):66-67. 被引量:3
-
4朱国晓.农业投融资体系与农业产业化[J].农村金融研究,2001(3):17-19. 被引量:3
-
5陈仲光.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J].发展研究,2005,22(4):19-20. 被引量:4
-
6李文昌.金融支持是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的现实选择[J].农村经济,2006(4):71-73. 被引量:8
-
7曾晓红.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法律问题探析[J].青海金融,2007(5):49-50. 被引量:3
-
8王伟,刘晖霞.金融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3):105-107. 被引量:2
-
9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
10熊学萍,易法海.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融资制度变迁:回顾与评价[J].金融发展研究,2008(4):24-2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5
-
1房芹,刘德钦,蔺波.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56-57. 被引量:2
-
2黄燕辉.我国农业投融资制度与农业发展——基于1981—2007年Johansen协整检验[J].黑龙江金融,2010(2):54-56. 被引量:2
-
3谌立平,贾金荣.论现代农业投融资机制的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10(6):75-78. 被引量:5
-
4朝鲁门格日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保障[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1):79-81. 被引量:2
-
5晏磊,池泽新.江西农业龙头企业金融支持问题及对策探析[J].金融与经济,2015(12):83-85.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孙保营.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与成因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6):66-67. 被引量:3
-
2李金武,孔凡荣.现代农业投融资机制改革情况调查——以玉田县为例[J].河北金融,2013(5):40-42. 被引量:1
-
3朝鲁门格日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保障[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1):79-81. 被引量:2
-
4曾宇平.农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借贷行为博弈分析[J].企业经济,2011,30(11):177-179. 被引量:2
-
5赵晓罡,李录堂,王恩胡.茶农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2(2):80-83. 被引量:2
-
6顾福珍,王吉恒,房红.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的定位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56-10657. 被引量:2
-
7康文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34(9):91-96. 被引量:4
-
8叶子胜.新形势下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4,26(12):39-41. 被引量:5
-
9胡雪萍,董红涛.构建绿色农业投融资机制须破解的难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6):152-158. 被引量:54
-
10金阳,高斌.东北三省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J].税务与经济,2022(5):70-77. 被引量:2
-
1霍玲,赵瑞芬,王卫京.浅议我国农业投融资机制的构建[J].经济论坛,2007(12):125-126. 被引量:3
-
2展会[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0(11):79-79.
-
3李亚娟.太谷县农村产权交易路径的探索[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24):25-26. 被引量:1
-
4李建民.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2000,21(6):24-28. 被引量:11
-
5佚名.我国粮食产量有望实现九个连续丰收年[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2(10):18-18.
-
6高玫.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机制[J].老区建设,2003(7):46-47. 被引量:1
-
7张文棋.农业投融资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0,21(2):45-48. 被引量:6
-
8杨锦琦,高玫.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江西农业产业化问题探析[J].老区建设,2008(22):38-40.
-
9林之诠.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刻不容缓[J].经济研究参考,2004(31):30-30.
-
10郑境辉,张文棋.农业投融资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福建省改革开放30年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9,28(8):28-33.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