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力量与记者的使命——纪念中国记者节的感想
被引量:6
出处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S期4-7,共4页
Journalism Lover
同被引文献55
-
1高永亮.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核心与精髓: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体系构成及内在逻辑[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38-49. 被引量:2
-
2方克立.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J].中国社会科学,1984(5):185-202. 被引量:51
-
3李时新.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问题再思考[J].理论月刊,2006(10):46-48. 被引量:1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
5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页.
-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3页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40页.
-
8《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载《光明日报》,2013年8月20日.
-
9[美]克莱· 舍基著,胡泳,沈满琳译.《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41 页.
-
10通篇“2·19讲话”引语见新华网:《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http://home.china.com.cn/shitoutiao/2016-02-20/a988868.shtml.
引证文献6
-
1孟威.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当代传播,2016(3):4-11. 被引量:39
-
2王艳玲.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舆论场的特点、效能与引导[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3):36-42. 被引量:5
-
3郑辉灿.新时代党报党刊舆论引导力研究[J].福建党史月刊,2021(12):49-51.
-
4齐爱军,张箫.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体用”方法论透视[J].青年记者,2024(6):49-55. 被引量:1
-
5匡文波,李鑫.AI时代报业的发展对策研究:流程再造、人才转型与功能拓展[J].新闻论坛,2024,38(5):11-15. 被引量:4
-
6邱立楠,张帆.读《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有感[J].视听,2019,0(2):99-10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1
-
1王珊,闫心池,高红阳.深入推进“走转改”——《新乡日报》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J].新闻传播,2021(18):14-16.
-
2廖荣成,魏然.日本媒体建构的Z世代媒介形象初探——以诠释包裹理论为分析路径[J].新闻知识,2023(4):73-79.
-
3孟威.数据新闻的比较优势与隐忧[J].新闻战线,2016(7):31-35. 被引量:3
-
4魏晓红.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理论观察,2017(1):60-62. 被引量:1
-
5赵雪莲.浅析舆论监督类新闻采编技巧与方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7,8(3):6-6. 被引量:3
-
6赵红勋,张卓.201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视听,2017(1):38-45. 被引量:1
-
7杜金莹,刘淑滨.厚执党刊优势 推进融合发展——以2016年《奋斗》杂志新媒体推送内容为例[J].新闻传播,2017(3):77-78.
-
8南长森.社会舆情传播的运行机制及其演进规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6):73-76. 被引量:4
-
9杜金莹.在媒体融合中提升党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奋斗》杂志为例[J].知与行,2017(10):90-93. 被引量:3
-
10万媛媛,郑小丽.移动舆论场下的突发事件在高校的舆情引导——基于重庆、福建、安徽三地高校的网络意见领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11):52-55. 被引量:2
-
1黄征辉.编辑刍议[J].中国地市报人,2009(5):68-69.
-
2蔡昌旭.相逢互道“祝你幸福”[J].祝你幸福,2015,0(1):37-37.
-
3卢新宁.写出自己──爱泼斯坦专访采写体悟[J].新闻战线,1995,0(6):35-36.
-
4贾永生.大学学报应进行改革[J].教育艺术,2008(4):56-56.
-
5汪震宇.19楼:一群匠人“盖”起来的社区[J].中国记者,2016(5):40-41.
-
6林宁.泰国特大洪灾采访随想[J].中国记者,2011(12):94-95.
-
7张欣毅.编后[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
-
8王玉华.例谈叙事文本的补白性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5(5):14-17.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