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集雨灌溉工程规划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集雨灌溉工程的特点,建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集雨灌溉工程规划方案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和步骤,应用表明该模型是可行、有效的。
作者
陈克森
逄勇
史波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1-52,65,共3页
Yellow River
关键词
集雨灌溉
工程规划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判
权重
分类号
S274.2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作者简介
陈克森(1963-),男,山东昌邑人,教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农田水利、水环境规划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黄占斌,程积民,赵世伟,辛小桂,刘学军.
半干旱地区集雨利用模式及其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2):301-304.
被引量:32
2
陈克森,史曙,王秋生.
潍坊市南部山丘区小流域治理的成效与做法[J]
.中国水土保持,2003(10):34-3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黄占斌 山仑 张岁岐 等.雨水集流与水土保持和农业的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通报,1999,07(1):54-5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67—2001)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
John Gold, Erik Nissen-Petersen. Rainwater Catchment Systems for Domestic Supply-Design,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M].London, UK: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 1999 : 20-44,240-249.
4
冯浩,邵明安,吴普特.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计算与评价初探[J]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40-144.
被引量:60
5
蒋定生.
论窖灌农业中水窖的配置模式与窖水高效利用技术[J]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2):184-18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7
1
郝志斌,徐建新,杨静,商崇菊.
集雨节灌区生态经济系统规划方法研究[J]
.节水灌溉,2007(7):50-51.
被引量:1
2
张明生,王丰,张国平.
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6.
被引量:52
3
张利.
苇子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1):32-33.
被引量:2
4
李天科,孙中强,张良成,褚金翔,李文华.
柴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探讨[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2):247-250.
被引量:1
5
赵世伟,黄占斌,苏静,杨永辉,刘学军,刘平.
宁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与供需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4,24(6):94-98.
被引量:9
6
李壁成,李生宝.
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示范研究——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河川示范区[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3):1-4.
被引量:8
7
赵世伟,李壁成,苏静,杨永辉,刘娜娜.
宁南半干旱山区雨水资源潜力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3):10-12.
被引量:4
8
赵世伟,刘耀宏,李壁成,安韶山.
宁南半干旱山区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3):15-18.
被引量:7
9
陈克森,倪化秋,何晓科,李一平.
山丘区集雨灌溉高效用水模式及灌水技术研究[J]
.节水灌溉,2005(4):40-42.
被引量:5
10
杨永辉,赵世伟,刘娜娜,殷振江,张芳琴.
宁南山区雨水高效利用模式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138-142.
被引量:7
1
杨国强,何俊仁.
集雨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J]
.人民黄河,1997,19(6):27-28.
被引量:5
2
白桂林.
集雨灌溉工程技术指南[J]
.科技园地,2001(2):29-30.
3
刘涛.
旱农中心河村基地集雨灌溉工程[J]
.科学之友(下),2012(8):162-163.
4
刘进忠,刘立明.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
.电网与清洁能源,2004,21(S1):74-75.
5
陈克森,魏桂良.
集雨灌溉规划方案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252-254.
6
姜健俊,周明耀,余长洪.
南方平原灌区渠道防渗工程规划方案决策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2):14-16.
被引量:1
7
张国祥,王宏梁,冯民权.
对集雨灌溉工程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
.山西水利科技,1998(1):10-13.
8
尉永平.
山西省集雨灌溉用旱井调研报告[J]
.山西水利科技,1998(3):38-41.
被引量:1
9
安银卯.
我省渭北旱塬饮灌结合工程前景[J]
.陕西水利,1995(A01):17-18.
10
张富强.
旬邑县土桥塬区农村供水问题的思考[J]
.陕西水利,2011(1):168-169.
人民黄河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