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现代戏剧运动史上的丰碑——记第一届西南戏剧展览会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彭梅玉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出处
《广西地方志》
2006年第4期51-56,共6页
Guangxi’s Local Records
关键词
中国现代戏剧
展览会
西南
运动史
戏剧工作者
文化名城
中国共产党
欧阳予倩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作者简介
彭梅玉,女,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3
1
关昕.
从知识、技术到智识传统:“非遗”主题展览的话语分析[J]
.东南文化,2018(6):98-103.
被引量:8
2
高蒙河,宋雨晗.
从“良渚全考古”到“良博全展示”——以良渚博物院2018年改陈策展为例[J]
.东南文化,2018(6):104-110.
被引量:8
3
陈金文.
几个与“非遗”保护相关问题的探讨[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1):35-39.
被引量:9
4
罗天.
试论西南剧展的文化感召力[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17(3):47-49.
被引量:2
5
严建强,邵晨卉.
地方博物馆:使命、特征与策略[J]
.博物院,2018(3):70-78.
被引量:23
6
王美诗.
话语视角下的非遗活态展览--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J]
.文化遗产,2016(3):81-86.
被引量:20
7
严建强,邵晨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关于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与博物馆关系的若干思考[J]
.中原文物,2018(3):123-128.
被引量:21
8
黄伟林.
储安平与西南剧展——抗战桂林文化城系列论文之九[J]
.贺州学院学报,2019,35(2):1-4.
被引量:1
9
宋俊华,何研.
学科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文化遗产,2019(6):152-157.
被引量:7
10
赵成清.
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与实践[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9,22(4):55-6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黄茜.
论西南剧展对当代戏剧发展的影响[J]
.丝路视野,2020,0(1):39-39.
2
王美诗.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定义、分类及价值追求[J]
.东南文化,2021(5):19-24.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张丽媛,张晓蓉.
陕北面花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发展[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3(3):91-93.
2
王美诗.
论非遗展叙述模式及展陈形式[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2):98-104.
被引量:4
3
张林辛.
VR 全景技术在社区非遗展览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3(11):65-67.
被引量:3
4
刘朝晖,王星星.
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的空间叙事与日常生活的“真实性”——一项基于人、物与技术革命的博物馆人类学研究[J]
.东南文化,2024(1):14-23.
被引量:11
5
张依莲.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设计研究——以《全唐诗》植物意象可视化设计为例[J]
.上海包装,2024(8):65-67.
6
孙冉,王育红.
淮海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2(4):7-13.
7
张志君,梁锐,张涵.
以“四全媒体”为指引,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传播与保护研究[J]
.教育传媒研究,2025(1):93-96.
被引量:2
8
王星星.
以展为媒:民间艺术家何以叙事?——基于“花间世界:库淑兰作品研究展”的讨论[J]
.民艺,2023(5):87-93.
9
蒋愔澄.
非遗工艺展览策划叙事研究[J]
.东南文化,2024(S1):68-71.
10
闫莹.
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发展问题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9(10):108-112.
1
理查德.布雷特尔.
从写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J]
.全国新书目,2013(5):80-81.
2
陈本谦.
西洋歌剧史话(十九)[J]
.歌剧,2009(7):75-75.
3
张铁志.
我等就来唱山歌[J]
.新世纪周刊,2014(25):84-84.
4
李业道.
记吕骥同志[J]
.人民音乐(评论),2002(3):19-20.
5
刘子凌.
上海艺术剧社“普罗列塔利亚戏剧”口号再思考[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5):77-81.
被引量:1
6
张宁.
小议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中的”悲情”力量[J]
.北方音乐,2016,36(8):161-161.
7
师逸.
吴天戈与《第十三个名字》[J]
.电影,2002(5):46-47.
8
陈自明.
学者 长者 开拓者--回忆我与吕骥同志交往的点点滴滴[J]
.人民音乐,2010(10):50-52.
被引量:3
9
胡一川日记选[J]
.美术研究,2002(2):27-30.
被引量:2
10
刘娟,张少飞.
充分肯定与客观评价——70年后看聂耳[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8(5):61-64.
广西地方志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