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们一般以为高温高湿造成奶牛热应激只是南方才有的问题.事实上在北方每年的七、八月份期间,热应激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影响也很大。在干热和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热应激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采食量.影响奶牛健康及行为活动。本文主要讨论有关热应激的产生和它给奶牛业在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上带来的问题:同时提供一些能够帮助减轻热应激的方法。
作者
孙桂芬
机构地区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温氏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广东奶业》
2006年第3期5-8,共4页
Guangdong Dairy Production
关键词
生产性能
热应激
奶牛业
预防
高温高湿
性能影响
行为活动
气候条件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1
胡美华,苏太中.
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J]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5,10(5):23-25.
被引量:2
2
梁学武,张龙涛,刘庆华,韩国林,陈新华,鲍若虹.
热应激期奶牛日粮酵母铬的添加效应[J]
.动物营养学报,2005,17(3):63-63.
被引量:7
3
胡昌军.
夏季奶牛饲喂棉籽对缓解热应激的试验效果[J]
.中国奶牛,2005(4):20-21.
被引量:3
4
马增奎,魏全意.
热应激条件下奶牛饲喂预混料对其产奶量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01,24(12):25-30.
被引量:1
5
于振洋,孟庆文,李风春.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预防措施[J]
.饲料研究,2000,23(4):37-3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梁孙义,林藩平,李建生,丁炎山,胡木石,蔡玉根.
夏季高温期应用热缓解剂对黑白花乳牛血液内分泌水平及产乳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1996,12(1):56-59.
被引量:3
2
冯强,陈强,段李成,谢景文,张月周.
中草药添加剂有效成分和免疫机理及应用与前景的探讨[J]
.饲料工业,1996,17(12):1-5.
被引量:48
3
谷新利,孙连忠.
中药增乳散对奶牛增奶保健效果观察[J]
.中国奶牛,1997(2):37-38.
被引量:14
4
Ronchi B,Stradaioli G, Verini Supplizi A , et al. Influence of heat stress or feed restriction on plasma progesterone, oestradiol-17beta, LH, FSH, prolactin and cortisol in Holstein heifers [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2001,(68): 231~241.
5
李建国,桑润滋,张正珊,王铁征,朱慧中,安永福,曹玉凤,田英才,许增福.
热应激对奶牛生理常值、血液生化指标、繁殖及泌乳性能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1(4):69-75.
被引量:138
6
刘凤华,谢仲权.
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9,18(1):17-18.
被引量:45
7
效梅,安立龙,王秋芳.
中药添加剂对热应激蛋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8(6):115-118.
被引量:17
8
付双喜,冯定远.
中草药与畜禽防疫保健[J]
.畜禽业,2001,12(9):14-15.
被引量:12
9
吴德峰,黄建晖.
抗热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J]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2,7(1):28-29.
被引量:47
10
胡庭俊,孟聚诚.
中药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1992,18(6):43-45.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15
1
杨游,袁志琳,董国忠,魏学良,宋代军.
饲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和烟酸铬对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生理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145-151.
被引量:37
2
张继红,张佩华,贺建华.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J]
.中国奶牛,2006(11):14-17.
被引量:9
3
徐志足,陈军,丁威,石晶晶.
夏季奶牛管理中热应激的控制[J]
.中国畜禽种业,2009,5(8):67-69.
被引量:3
4
陈金雄,熊永刚,吴鑫,刘庆华.
有机铬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进展[J]
.饲料博览,2009,19(10):26-28.
被引量:2
5
刘艳丰,郑伟,唐淑珍,王华龙.
非常规饲料资源——全棉籽在奶牛生产中应用前景[J]
.草食家畜,2009(4):57-59.
被引量:4
6
赖安强,王之盛,刘建华,薛白,王立志.
吡啶羧酸铬对热应激下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浓度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0,22(2):380-385.
被引量:13
7
黎智峰,段柳艳,傅彤,刘博,高腾云.
日粮中添加烟酸铬和酵母铬对干乳期奶牛热应激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6):1230-1235.
被引量:5
8
梁学武,刘庆华,蔡永辉,何金成,甘乾福,张性雄,兰海娟.
高温高湿地区奶牛热应激综合控制技术体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17-20.
被引量:8
9
王海微,卜登攀,赵小伟,马露,李发弟.
奶牛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9):114-118.
被引量:7
10
沈冰蕾,苗树君,邵广.
不同种类及水平的异位酸对奶牛日粮消化率及瘤胃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13,49(5):39-4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9
1
郭昌春,高晨,苏从成.
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J]
.中国奶牛,2007(S1):56-58.
被引量:3
2
朱德淳,刘睿智,刘媛,孙妍,许宗革.
活性氧、白细胞和精子凋亡关系的探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8):926-928.
被引量:4
3
汪善锋,汪海峰,陈安国.
生化黄腐酸的应用效果与作用机理[J]
.中国饲料,2004(22):12-13.
被引量:22
4
Adel A.Zalata,Ashraf H.Ahmed,Shyam S.R.Allamaneni,Frank H.Comhaire,Ashok Agarw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crosin activity of human spermatozoa and oxidative stress[J]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2004,6(4):313-318.
被引量:27
5
牛隽,刘敏珠.
奶牛热应激及其防制[J]
.动物医学进展,2005,26(8):116-117.
被引量:2
6
李红玉.
生化黄腐酸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2):18-19.
被引量:14
7
范石军,韩友文,李荣文,尹清强.
家禽热应激机理及其研究进展[J]
.饲料博览,1996,8(5):14-16.
被引量:30
8
张晓霞,阿尔孜古丽.
巧用饲料添加剂预防奶牛热应激[J]
.动物保健,2006(6):31-31.
被引量:2
9
何春芳.
南方荷斯坦奶牛的热应激及其防治[J]
.广西畜牧兽医,2006,22(4):158-160.
被引量:4
10
黎智峰,高腾云.
奶牛热应激及营养调控措施[J]
.中国奶牛,2006(7):19-2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尹锋,陈光英,余丝莉,李中文,刘佳,李继东,贾志君,陈忠.
热应激对小鼠垂体前叶细胞构筑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052-4053.
被引量:4
2
刘文忠,谢志刚,杨旋.
热应激对奶牛影响的研究综述[J]
.中国畜禽种业,2009,5(5):57-58.
被引量:7
3
张晓峰,刘迪,王淼,李垚.
热应激对猪睾丸细胞活性氧水平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4064-4068.
被引量:9
4
杨亚丽,叶丙奎,刘洪瑜.
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危害及防治[J]
.中国牛业科学,2010,36(2):63-66.
被引量:4
5
王海荣,金海,薛树媛,曹秀月,郭天龙,仝宝生.
含黄腐酸复合添加剂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12,33(3):42-44.
被引量:7
6
李明振,张瑞华,张克春,黄克和.
夏季气候因素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中国奶牛,2015(7):10-1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刘思佳,陈俞材,胡素芹,李春蕊,郭健.
五子衍宗丸对热应激大鼠睾丸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5):386-392.
被引量:8
2
李举,程文涛,高丹艳,马玉平,潘浩,婉婷,张洪睿,王长文.
山楂黄酮对睾丸间质细胞热损伤防护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2):143-146.
被引量:2
3
崔瑞莲,王加启,魏宏阳,卜登攀,胡菡,周凌云.
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Ⅷ.热应激[J]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5):9-12.
被引量:1
4
李德喜,杨淑华,何剑斌.
热应激对兔垂体和下丘脑CAT与SOD水平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6):77-80.
被引量:9
5
傅春泉,徐苏凌,张建中.
湿帘冷风机降温在南方奶牛舍中的应用[J]
.中国奶牛,2011(7):54-56.
被引量:15
6
王博,谢佳,陈忠,林新,李中文.
产前热应激对仔鼠脑垂体GABA_B受体发育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2011,32(6):60-63.
被引量:1
7
杨淑华,何剑斌,于立辉,李林,徐世文.
重复热应激致公兔性腺氧化损伤的研究[J]
.中国兽医科学,2012,42(1):52-56.
被引量:8
8
张凡建,王九峰,侯引绪,李玉冰,杨久仙.
奶牛热应激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2012,48(2):62-64.
被引量:10
9
肖正中,周晓情,黄光云,温斌华.
奶牛抗热应激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广西畜牧兽医,2014,30(6):324-327.
被引量:4
10
李明振,张瑞华,张克春,黄克和.
夏季气候因素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中国奶牛,2015(7):10-13.
被引量:3
1
陈雪梅.
龟背竹[J]
.开心学作文,2010(5):39-40.
2
周艺林.
劣质饲料导致鸡群营养不良死亡的报告[J]
.贵州畜牧兽医,2004,28(6):21-22.
3
桑胜月.
到了南方才知道[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1(16):55-55.
4
杨福久.
野兔与蜣螂[J]
.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2010(6):28-29.
5
段新安,赵瑞霞.
浅析搞好规模养鸡场免疫工作的几个要点[J]
.兽医导刊,2014,0(07X):81-81.
被引量:2
6
唐臻钦.
母牛体况评分的应用[J]
.中国奶牛,1991,0(4):30-31.
7
蘑菇法则[J]
.青年文学家,2011(11):88-88.
8
广洛.
做"苍蝇型"经营者[J]
.现代商业银行,2004(11):53-53.
9
王钰涵.
难忘的钓鱼[J]
.快乐语文,2015,0(10):47-47.
10
戈盾.
猪霉菌毒素中毒及其防治[J]
.养殖技术顾问,2005(1):39-39.
被引量:3
广东奶业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