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质学研究的新思维──历史地质学方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地质学研究的新思维──历史地质学方法郭召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地质学的新思维,历史地学方法1传统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将今论古"1830年英国人莱伊尔(C.Lyell,1797~1875)地质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地质学的正...
作者
郭召杰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9-61,共3页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关键词
地质学
历史地质学
地质构造
分类号
P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王鸿祯,地学前缘,1995年,2卷,1/2期,37页
2
吴正文,地学前缘,1995年,2卷,1/2期,1页
3
郭召杰,高校地质学报,1995年,2期
4
钱祥麟,可持续发展之路,1994年
同被引文献
64
1
王润梅,唐建辉,黄国培,陈颖军,田崇国,潘晓辉,骆永明,李军,张干.
环渤海地区河流河口及海洋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特征和来源[J]
.海洋与湖沼,2015,46(3):497-507.
被引量:20
2
顾晓忠,马立桥.
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1993,14(2):1-11.
被引量:4
3
程国栋.
应用冷却路基原理建设青藏铁路(英文)[J]
.冰川冻土,2005,27(1):1-7.
被引量:15
4
程立华,陈世悦,姜在兴,杨伟利,袁文芳,鄢继华,曹国强.
大理盆地隐仙溪河道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1):7-11.
被引量:3
5
黄飞跃.
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4-8.
被引量:46
6
胡晓强,陈洪德,纪相田,张闻林.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3):226-231.
被引量:40
7
朱纯,潘建明,卢冰,扈传昱,刘小涯,叶新荣,薛斌.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现代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子组合特征及其对有机碳运移分布的指示[J]
.海洋学报,2005,27(4):59-67.
被引量:38
8
傅恒,刘巧红,杨树生.
陆相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其对生烃潜力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为例[J]
.岩相古地理,1996,16(5):31-37.
被引量:9
9
赵国良,穆龙新,计智锋,李志明,吴昌吉.
苏丹M盆地P油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层综合预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6):125-128.
被引量:21
10
苏明,张翠梅.
安棚油田核桃园组三段Ⅰ油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精细对比研究[J]
.内江科技,2006,27(5):142-14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屈童,高岗,徐新德,刘凤妍.
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分布控制因素[J]
.沉积学报,2020,38(3):648-660.
被引量:6
2
林芳,朱训,张泽.
阶梯式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冻土学研究[J]
.冰川冻土,2021,43(1):170-175.
被引量:1
3
成永生,王丹平.
试析OBE视角下地质学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J]
.中国地质教育,2022,31(1):9-1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屈童,黄志龙,王瑞,谭思哲,李志远,郭小波,赵静,潘永帅.
全球特提斯域煤系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49(5):114-131.
被引量:3
2
李虎明,王生廷.
工业场地建设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22,7(7):32-35.
3
高琛,胡梦茜,吴自军.
三亚湾海滩黑化形成机制:铁氧化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J]
.海洋地质前沿,2022,38(8):28-36.
被引量:2
4
XU Xinde,YANG Xibing,QU Tong,GAO Gang,LIANG Gang,LI Xing.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Dominant Enrichment Area of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in the Shallow-Delta Sedimentary System of the Yacheng Formation in the Qiongdongnan Basin[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22,96(5):1693-1703.
5
刘海,徐耀辉,李阳,黄凌松,吕奇奇,刘忠保.
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研究[J]
.沉积学报,2024,42(1):251-265.
被引量:1
6
冯烁,李顺利,于兴河,付超,高明轩,刘倩.
扇三角洲流体类型转换及控制因素分析——以青海希里沟扇三角洲为例[J]
.沉积学报,2024,42(2):643-660.
7
丁飞,蒋一鸣,赵洪,刁慧,于仲坤,王皖丽.
西湖凹陷始新统宝石组烃源岩分布差异及控制因素[J]
.中国海上油气,2024,36(5):68-82.
1
陈秉麟.
漫话地层的组[J]
.石油知识,1999(4):40-41.
2
吴泰然,郭召杰,穆治国,潘懋,蔡永恩,何国琦.
“将古论今”——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历史地质学方法[J]
.高校地质学报,1999,5(1):105-109.
被引量:4
3
Prof. James Ogg,Prof. Felix Gradstein.
TS- Creator--Chronostratigraphic data base and visualisation[J]
.Episodes,2006,29(1):65-66.
4
WAN Chuanbiao,QIAO Xiuyun,XU Yanbin,SUN Yuewu,REN Yanguang,JIN Yudong,GAO Ping,LIU Tongyan.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from the Cretaceous Yimin Formation of the Hailar Basin,Inner Mongolia,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5,79(4):459-470.
被引量:11
5
徐修国.
数学地质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J]
.石油实验地质,1990,12(S1):78-81.
被引量:1
6
第四纪地质环境的一些问题[J]
.地球化学,1972,1(1):23-25.
被引量:2
7
MA Xueping,Paul COPPER,SUN Yuanlin,LIAO Weihua.
Atrypid Brachiopods from the Upper Devonian Wangchengpo Formation(Frasnian)of southern Guizhou,China—Extinction Patterns in the Frasnian of South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5,79(4):437-452.
被引量:7
8
《地球与环境》征稿启事[J]
.地球与环境,2011,39(4):612-612.
9
《地球与环境》征稿启事[J]
.地球与环境,2012,40(4):630-630.
10
游振东.
均变论沉思录——写在莱伊尔“地质学原理”发表160周年[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2,17(S1):26-30.
被引量:2
地球科学进展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