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经贸导刊》
2006年第18期51-52,共2页
China Economic & Trade Herald
同被引文献279
-
1陈晓春,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09,25(2):71-74. 被引量:104
-
2潘家华.后京都国际气候协定的谈判趋势与对策思考[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10-15. 被引量:8
-
3朱臻,黄敏,沈月琴.浙江省低碳发展水平测度和比较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29-33. 被引量:3
-
4牛树海.虚拟水分析理论和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331-333. 被引量:19
-
5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锭明.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政策瞭望,2009(8):39-41. 被引量:24
-
6魏旭.循环经济目标下的政府角色考量[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0(1):30-34. 被引量:3
-
7李平.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与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2):285-289. 被引量:3
-
8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虚拟水理论方法与西北4省(区)虚拟水实证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4):577-584. 被引量:86
-
9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_2排放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7):9-12. 被引量:85
-
10罗贞礼,龙爱华,黄璜,徐中民.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J].冰川冻土,2004,26(5):624-631. 被引量:93
引证文献29
-
1龙英锋,丁鹤.英国气候变化税与碳排放权交易综合运用的经验及借鉴[J].税务研究,2020(1):82-85.
-
2于杨曜,潘高翔.中国开展碳交易亟须解决的基本问题[J].东方法学,2009(6):78-86. 被引量:44
-
3王燕.英国中小学节能减碳教育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22):44-48. 被引量:2
-
4汪陈,何圣财,金利娟.构建低碳经济创新型金融支持体系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10,15(S1):78-81. 被引量:7
-
5王文军.低碳经济:国外的经验启示与中国的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73-77. 被引量:58
-
6程燕婉.发展浙江低碳经济[J].浙江统计,2009(12):4-6. 被引量:4
-
7吴洁,曲如晓.低碳经济下中日贸易促进和气候合作战略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3):80-86. 被引量:6
-
8傅志寰,牛田瑛.关于低碳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0,12(6):12-17. 被引量:8
-
9汪陈,金利娟,何圣财.构建低碳经济创新型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西南金融,2010(8):26-28. 被引量:2
-
10张梅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8):54-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25
-
1周宏春,霍黎明,李长征,周春.开拓创新 努力实现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1):35-51. 被引量:24
-
2杨柳.成渝城市群建设的法治保障[J].区域治理,2019,0(10):255-256.
-
3居欣,马晓梅,楼崇.世界各国低碳发展的态度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30(5):45-48.
-
4黄蓓佳,杨海真.中国碳减排承诺解读及碳交易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S2):11-13. 被引量:14
-
5王承云,秦健.低碳技术研发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0(S1):277-282. 被引量:2
-
6王旋.中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11):156-158.
-
7张龙,冯俊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2010(35):16-17. 被引量:1
-
8徐大丰.低碳技术选择的国际经验对我国低碳技术路线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10,23(2):73-75. 被引量:35
-
9张所续.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4):17-19. 被引量:6
-
10赵霞.金融危机背景下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英国低碳经济实践及经验[J].当代经济,2010,27(9):70-71. 被引量:3
-
1潘家华,庄贵阳,陈迎,吴向阳.英国低碳发展的激励措施及其借鉴[J].科学新闻,2006(24):14-15.
-
2池晴佳.欧盟的绿色之路[J].世界科学,2007(6):33-33.
-
3胡艳.浅论红河州农村生态环境建设[J].红河探索,2006,0(3):42-45.
-
4姜冬梅,张孟衡.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资金机制[J].世界环境,2006(5):72-74. 被引量:7
-
5当前中国经济决策[J].经济研究信息,2014,0(11):58-59.
-
6付华.品牌文化助力华德[J].中外企业文化(老字号与品牌文化),2009(7):38-41.
-
7努力创建和谐型机关后勤[J].中国机关后勤,2008(10):33-33.
-
8山人.卢海滨:电子垃圾堆里的“淘金”人[J].环境,2013(8):42-44.
-
9俞亚君,吴世彩,罗加详,张悦.低碳经济下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2).
-
10周国梅.英国控制气候变化政策框架[J].世界环境,1999(2):21-2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