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不同性状的配合力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水稻不同性状的配合力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归纳。
作者
鲁伟林
余明慧
胡建涛
贺二伟
陈筱君
机构地区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40-4841,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性状
配合力
利用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鲁伟林(1974-),男,河南信阳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水稻育种与栽培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2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77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2
1
李荣改,王玉珍,孟祥祯,王振圻,孟令启,冯瑞光,宁文书.
水稻广亲和品种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华北农学报,1995,10(2):18-23.
被引量:16
2
齐绍武,盛孝邦.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杂交水稻,2000,15(3):38-41.
被引量:62
3
游年顺,雷捷成,黄利兴,郑向华.
杂交稻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1994,12(2):16-19.
被引量:11
4
廖伏明,周绅炉,盛孝邦,阳和华,徐秋生.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J]
.作物学报,1999,25(5):622-631.
被引量:98
5
罗志祥,丁超尘,陈多璞,朱启升.
几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4):315-317.
被引量:4
6
李关土,董世钧,李春寿,吴荣厚,俞铭.
杂交晚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1996,37(5):213-215.
被引量:9
7
张利华,王建军,李旭晨,王林友.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2003,15(1):1-7.
被引量:39
8
练进旺,李勇泉,杨惠杰,章清杞.
若干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配合力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1999,17(3):1-4.
被引量:7
9
李成荃,程岩,袁勤,白一松,程融.
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Ⅲ、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杂交水稻,1989(1):35-39.
被引量:6
10
金正勋,崔成焕,秋太权.
水稻杂种后代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配合力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30(2):122-12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42
1
谭震波,况浩池.
稻米垩白的研究综述[J]
.种子,1993,12(2):38-39.
被引量:20
2
朱雄涛,雷捷成,林伟峰.
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1991,0(4):19-25.
被引量:10
3
卢升安,陈芳远,易小平.
籼型杂交稻不育系细胞质基因对配合力的作用研究[J]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2(1):1-5.
被引量:10
4
李荣改,康海.
利用广亲和品种配制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3,8(1):113-114.
被引量:6
5
彭俊华.
杂交水稻数量性状配合力、遗传力及其地点变异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1993,6(2):12-20.
被引量:12
6
谭震波,况浩池,阴国大,陈国良,赵甘霖,左永树.
杂交稻若干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1993,8(2):34-36.
被引量:32
7
孙义伟,李继庆,刘宜柏.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抽穗日数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1993,7(2):105-108.
被引量:11
8
龚光明,周国锋,尹楚球,盛孝邦.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1993,7(3):137-142.
被引量:41
9
周德翼,张嵩午,高如嵩,朱碧岩.
稻米综合品质与结实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2(2):6-10.
被引量:33
10
谢华安,罗家密,张受刚,郑家团,林美娟,张建新,姜兆华,许旭明,余永安.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J]
.杂交水稻,1994,9(3):31-33.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277
1
刘建昌,蒋志谦,严宗卜.
矮杆籼稻与光壳稻杂交若干性状与亲本的相关性和配合力分析[J]
.种子,1996,15(6):26-28.
2
李兴,陈学渊,况坝根,符懋修,袁潜华.
几个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分析[J]
.贵州科学,2005(z1):57-60.
被引量:2
3
范分良,唐湘如.
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特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2,16(S1):220-225.
被引量:2
4
杨国涛,谢崇华,李海青,胡运高,陈永军,张玲.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胞质效应的配合力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8):55-60.
被引量:8
5
陈小龙,吴俊,邓启云,庄文,常硕其,吴丹.
超级杂交水稻的配合力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13(2):4-7.
被引量:9
6
郭咏梅,卢义宣,谭春艳,刘晓利,张竹仙,王增民,邹勇.
不同生态环境下籼粳中间型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4):422-425.
被引量:2
7
方平平,徐锦斌,林荔辉,李维明,吴为人,潘国亮.
优质杂交籼稻蒸煮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709-713.
被引量:7
8
宋宇,邹小云,贺浩华,傅军如,李海波,徐亮,辛晓云.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719-725.
被引量:33
9
朱镇,赵凌,宗寿余,张亚东,王才林.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04,20(4):207-212.
被引量:20
10
牛傲蕾,卢训莉,宋驰.
水稻DH群体籽粒充实度的QTL定位[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6):477-48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7
1
张向群.
关于不完全双列杂交法估算配合力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2,10(z1):10-13.
被引量:10
2
张向群.
关于完全双列杂交法估算配合力实用意义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0,8(z1):1-2.
被引量:2
3
张扬勇,靳哲,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孙培田.
结球甘蓝抗寒性配合力分析及优良抗寒组合选育[J]
.中国蔬菜,2011(14):23-27.
被引量:15
4
宋宇,邹小云,贺浩华,傅军如,李海波,徐亮,辛晓云.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719-725.
被引量:33
5
朱镇,赵凌,宗寿余,张亚东,王才林.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04,20(4):207-212.
被引量:20
6
余守武,尹建华,刘宜柏,胡标林,邹国兴,彭志勤.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Ⅲ.三交中晚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J]
.作物学报,2005,31(6):784-789.
被引量:26
7
杨春华,李仕贵.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3):234-239.
被引量:21
8
于晓莉,唐泽静.
酸性磷酸酶苗期预测甘兰型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5):399-403.
被引量:10
9
包灵丰,林纲,赵德明,李云武,曾健,贺兵.
水稻宜恢1577的籼粳特性鉴别和产量配合力分析[J]
.作物学报,2006,32(3):472-474.
被引量:16
10
蔡巨广,方珊茹,郑燕梅,吴春珠.
杂交水稻配合力的研究概况[J]
.福建稻麦科技,2006,24(3):44-4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郑秀平,林强,吴志源,周天理.
三系杂交稻京福优组合主要性状配合力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5):712-718.
被引量:2
2
左生力.
几个籼型两系杂交稻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16,31(12):1299-1307.
被引量:7
3
高逸卓,韩启厚,黄俊轩,古瑜,刘艳军,许莹楠,鲁铭颖.
甘蓝配合力的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23(12):31-36.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朱旭东,赵菊,严钦泉,周清明,彭灵佳,肖敏,曾晓定,彭国栋.
不同细胞质类型杂交稻组合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4):352-356.
被引量:1
2
左生力,彭玉林,李齐向,徐淑英,郑云峰,张添运,马益虎,林芸.
水稻亲本籼粳分化程度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J]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5):942-949.
被引量:4
3
张进帅,黄翠红,王慧,黄明,郭涛,肖武明,陈志强,刘永柱.
水稻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及其通径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8):108-113.
被引量:21
4
刘倩,张国豪,车万均,肖瑶,张杰,胡运高.
杂交水稻重要亲本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1-8.
被引量:10
5
焦后意,宋泽,秦建权,周丽洁,余显权.
10个新选红米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0,39(3):34-40.
被引量:1
6
王辉.
粳型亲籼恢复系及其杂种的育性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2021,41(7):31-38.
被引量:3
7
游月华,陈萍萍,彭玉林,黄水明,戴展峰.
几个新选籼型糯稻不育系和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22(6):136-140.
被引量:1
8
尹忠良,毛恒,熊跃东,易嘉杰,叶红兵,唐文帮,邓化冰.
4个新选育水稻光身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配合力研究[J]
.杂交水稻,2022,37(4):21-29.
被引量:1
9
张磊,荆胜利,周晏秋,刘虹,瞿桢,吴瑞云,覃瑞,李刚.
亲本配合力的研究概述[J]
.植物学研究,2013,2(1):18-23.
被引量:3
1
高春梅,杜跃中,潘晓鹏,杨文志.
金银花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人参研究,2007,19(4):16-18.
被引量:35
2
郭永利.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4):134-136.
被引量:41
3
易自力.
小麦细胞质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植物学通报,1992,9(2):21-25.
被引量:2
4
仵峰,宰松梅,丛佩娟.
国内外地下滴灌研究及应用现状[J]
.节水灌溉,2004(1):25-28.
被引量:51
5
初振辉,秦鹏春,孙青原.
哺乳动物嵌合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生物技术,1994,4(2):1-6.
被引量:2
6
徐玲玲,单庆红,郭斌.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41-5643.
被引量:25
7
罗文扬,习金根.
滴灌施肥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中国热带农业,2006(2):35-37.
被引量:24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