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安阳灵泉寺唐代题记与两税法——兼论两税法在河朔割据藩镇的实施及其限度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灵泉寺唐代题记是河朔割据藩镇推行了两税法的重要实证史料,印证了相关史籍关于两税之夏税五月提前征收的记载,反映了县令躬亲两税征收的事实。河朔割据藩镇在建中元年(780年)与唐王朝控制下的其他地区同步推行了两税法,但它们对两税法的推行和实施是不完整和有限度的,这是割据藩镇对唐朝廷兼具依存与离心倾向关系矛盾地位的反映。
作者
孙继民
彭文峰
机构地区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81,共8页
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关键词
灵泉寺题记
两税法
河朔藩镇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2004年《江汉论坛》总目录[J]
.江汉论坛,2004(12):138-143.
被引量:2
2
李雁.
《论语》书名释义[J]
.齐鲁学刊,1996(6):28-30.
被引量:11
3
陈明光.
唐朝两税三分制的财政内涵试析[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24-31.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20
1
张京华.
古史缘何重建?——吴锐博士新著《中国思想的起源》读后[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76-80.
2
陈明光.
唐代后期地方财政支出定额包干制与南方经济建设[J]
.中国史研究,2004(4):93-106.
被引量:10
3
唐明贵.
中国学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论语》研究[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2):16-21.
被引量:11
4
彭文峰.
唐代河朔三镇两税法实施情况略论[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1):102-106.
被引量:2
5
李小珊.
评2004年国内列宁理论研究的新成果[J]
.社会主义研究,2005(5):29-32.
被引量:1
6
彭善国.
试析“盈”字款瓷器[J]
.考古与文物,2007(1):90-94.
被引量:7
7
何茂活,程建功.
从词源学角度看《论语》之“论”及其异解[J]
.孔子研究,2007(6):106-112.
被引量:7
8
朱红琼.
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制度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29(2):93-97.
被引量:5
9
刘绪义.
《论语》在宋前为何不受重视[J]
.中国文学研究,2010(1):43-47.
被引量:1
10
侯江红.
唐朝两税三分制财政改革与地方政府农业经济职能[J]
.中国农史,2011,30(1):44-5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4
1
黄永年.
唐代两税法杂考[J]
.历史研究,1981(1):102-113.
被引量:10
2
王仲犖.
唐代两税法研究[J]
.历史研究,1963(6):117-134.
被引量:9
3
袁英光,李晓路.
唐代财政重心的南移与两税法的产生[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41-48.
被引量:8
4
黄冕堂.
論唐代河北道的經濟地位[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1):59-90.
被引量:11
5
黄永年.
论建中元年实施两税法的意图[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7(3):80-88.
被引量:14
6
王育民.
论唐末五代的牙兵[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54-60.
被引量:6
7
贾燕红.
唐后期河北道区域性经济的发展[J]
.齐鲁学刊,1996(4):67-70.
被引量:6
8
翁俊雄.
唐代税制和财政体制的改革[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108-114.
被引量:2
9
陈丽,贺军妙.
唐朝两税法在华北的区域化实施[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2):10-11.
被引量:2
10
孙彩红,陈明光.
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666-67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魏明孔.
2006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2):133-139.
2
陈明光.
“检田定税”与“税输办集”——五代时期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关系论稿之一[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3):15-23.
被引量:8
3
王珏,何富彩.
唐代两税法的经济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6):54-67.
被引量:4
4
秦中亮.
财政政策与政治效应:试论两税法在河朔藩镇的实施[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0(1):118-126.
5
冯金忠.
主要矛盾视角下的唐代河朔藩镇及其演变[J]
.江汉论坛,2023(7):101-10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魏明孔.
2009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2):126-135.
2
邵利明.
唐五代时期官府对茶叶市场的法律管理[J]
.农业考古,2014,0(5):250-252.
被引量:2
3
王加丰.
论古代帝国的衰亡[J]
.创意城市学刊,2019,0(2):171-186.
4
毕学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空间可视化分析方法的计量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2019,0(12):85-101.
被引量:17
5
董孝坤.
唐代财税政策变革及其经济作用——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34(5):167-168.
6
张亦冰.
北宋前期三司国计体系的演进[J]
.历史研究,2021(5):33-53.
被引量:2
7
闫建飞.
宋初“制其钱谷”之背景及措施[J]
.史学月刊,2021(11):43-54.
被引量:2
8
陈明光.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72(4):70-85.
被引量:4
9
陈明光.
创新·缺陷·龟鉴——论隋唐五代税收史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J]
.史学集刊,2023(3):79-88.
被引量:1
10
盛险峰.
论唐宋之际的贡奉[J]
.中原文化研究,2024,12(3):76-86.
1
王远景.
养老保险的诸多不统一[J]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12):11-11.
2
刘辉,钟加勇.
资本市场从割据到统一[J]
.商业时代,2000(10):84-86.
3
赵琳.
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6):67-68.
4
吴云,史岩.
监管割据与审慎不足: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与改革[J]
.经济问题,2016(5):30-35.
被引量:24
5
陈洁.
让“阳光财政”动起来[J]
.上海信息化,2007(8):38-40.
6
张哲昊.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研究现状[J]
.当代经济,2016,33(27):88-89.
7
翟俊生.
论城市商业银行的第三次融合[J]
.辽宁经济,2005(5):42-43.
8
俞元鹉.
透视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利益割据[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02(2):7-8.
9
黄蔼云.
前几年我想单干[J]
.法人,2005(11):58-60.
10
孙雅彬.
唐朝物业税 收出大乱子[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09(10):35-35.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