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明清皖南佃仆制度的历史地位——为祝贺汪敬虞先生九十寿辰而作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51,共7页
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同被引文献167
-
1章有义.从吴葆和堂庄仆条规看清代徽州庄仆制度[J].文物,1977(11):47-56. 被引量:4
-
2章有义.康熙初年江苏长洲三册鱼鳞簿所见[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4):89-95. 被引量:35
-
3彭超.论徽州永佃权和“一田二主”[J].安徽史学,1985(4):61-68. 被引量:11
-
4刘和惠.清代徽州田面权考察——兼论田面权的性质[J].安徽史学,1984(5):20-32. 被引量:13
-
5朱先华.对《辞海·历史分册》伴儅、世仆词目的补充[J].文献,1981(2):256-259. 被引量:2
-
6贾尚宏,侯晓婷.屏山光裕堂特色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3(4):77-79. 被引量:6
-
7王社教.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环境变化与农业结构调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73-81. 被引量:12
-
8刘秋根.清代农业合伙制初探[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1):1-10. 被引量:2
-
9陈支平.唯物史观与明清农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悖论[J].史学集刊,2006(1):19-20. 被引量:1
-
10冼剑民,王丽娃.明清时期广东瑶族的锐减与迁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1):68-7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6
-
1郑小春,陶良琴.徽州小姓的家族建设:明末以降黄岗铺郑姓考察[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3(2):155-168.
-
2李甜.历史社会学的新思考:《通向集体之路》何以可能?[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8(1):242-253.
-
3拉格洛孚,茅盾.罗本舅舅[J].长城,2000(1):168-172.
-
4李甜.清代民事诉讼中的身份等级与赋役制度:以道光泾县李氏主仆官司为中心[J].历史教学(下半月),2012(5):33-40.
-
5李甜.县名排序与地方利益:明清宁国府地域关系及其社会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31(1):99-108. 被引量:1
-
6李甜.明清以降宁国府基层区划演变及其社会治理[J].中国农史,2016,35(3):115-124. 被引量:3
-
7陈云朝.论清代徽州官府对“一田两主”习惯的禁革——以官府“告示”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1):12-19. 被引量:2
-
8汤汝昭.晚清徽州童试科场生态镜像窥略——以詹鸣铎《我之小史》为考察中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22(6):93-102.
-
9宋兴家.清代奴婢制的普遍化——以律法修订及司法实践为中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3):189-198. 被引量:1
-
10黄忠鑫.寄庄户的成立与长期延续——徽州富溪程氏家族宋元明文书考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6):21-37. 被引量:5
-
1周楠.封建地主制经济与河南生态环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8):78-79.
-
2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光荣与未来[J].当代工人,2009,0(20):2-2.
-
3董卫亚,汪俊祺.徽州拳头庄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29(3):133-136.
-
4吴水清.深夜的思绪——献给王淦昌先生85岁寿辰[J].现代物理知识,1992,4(3):5-5.
-
5王文良,樊志民,王娜.中国古代地主制经济研究与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490-492.
-
6方行.论清代前期地主制经济的发展[J].中国史研究,1983(2):88-99. 被引量:1
-
7李根蟠.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J].古今农业,2004(3):85-91. 被引量:15
-
8夏菡.蔬菜大王魂断俄勒冈州[J].英才,2006(11):35-35.
-
9贺洪清.黄金屏素描[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7):80-80.
-
10王广生.什么是农药残留[J].致富天地,2005(1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