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花生栽培技术获革命性突破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过长期攻关研究和反复试验实践,花生栽培技术获革命性突破。高度优化集成的栽培技术体系融入机械化作业完成,标准化程度高,精确性好,节省成本投入,增产增效显著,勿需大规模培训农民,很容易推广普及。
作者
蔡长久
机构地区
山东省平度市花生科研开发中心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6年第10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体系
花生
机械化作业
优化集成
成本投入
增产增效
革命性
标准化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电话:13789853583 0532—88329098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8
1
李军华,李绍伟,任丽,金建猛,邓丽.
90%禾耐斯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529-529.
被引量:1
2
程利群,鲁栋,鲁忠于.
特色花生引种试种比较[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878-879.
被引量:1
3
苏玉香.
花生生产中双降解膜的应用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93-2094.
被引量:4
4
杨友林.
低温对秋花生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71-4272.
被引量:5
5
王绍文,李春辉,张建光.
花生南繁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06,26(4):127-128.
被引量:5
6
刘泽,管叔琪.
秋水仙素诱导产生花生早熟突变体[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49-5450.
被引量:4
7
任艳华,赵秀梅,刘丽.
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2):30-30.
被引量:6
8
孙鸿文,于洪波,吴占鹏.
花生新品种阜花9号的选育与栽培[J]
.辽宁农业科学,2006(6):51-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杜开恒,庄运光.
春花生丰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2):13-13.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黄平.
海南省花生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9).
被引量:1
2
杨玉玮,毛家国.
鲜食花生高效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6):22-22.
被引量:1
3
李翊权,黎南安,周昌洪,李仕贵,何波,文中华.
3个杂交花生品种的比较[J]
.农技服务,2008,25(12):20-20.
4
张秋.
花生蚜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措施初探[J]
.农技服务,2009,26(2):58-60.
被引量:3
5
刘全福,姚剑,程艳,申建新,李伟.
不同密度对黔花生二号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09,26(3):41-41.
被引量:1
6
郑美荣,王兆成,彭士民.
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6):26-26.
被引量:4
7
李东广,郑有旺,张俚民.
正阳县夏花生健身栽培与管护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6):27-28.
被引量:1
8
雷芝明.
花生虫害的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10):54-55.
被引量:1
9
余世英.
花生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途径探讨[J]
.农技服务,2009,26(11):22-23.
被引量:7
10
杨娟.
提高花生生产效益的根本途径分析[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0(10):18-20.
1
肖淑贤,高俊明.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2):74-77.
被引量:15
2
宁忠能.
秸秆腐熟剂不同品种筛选试验实践[J]
.南方农业,2015,9(15):157-158.
被引量:1
3
张明辉,贾晓丽,牛银亭.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缺区估计探讨[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3):22-22.
4
赵景才.
新型(Kjmyf-2)花生播种机[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1):23-23.
5
王素晴.
如何做好联合收割机的保管[J]
.河北农机,2015,0(4):60-60.
6
朱松,何彦平,卜永清,朱亚晨,刘天星.
秸秆捡拾粉碎播后覆盖复式作业技术研究[J]
.农业机械,2016(8):132-134.
被引量:3
7
王靖萍.
复种玉米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规程[J]
.农机科技推广,2012(11):51-52.
被引量:4
8
丰大清,刘祥臣,刘春增,卢兆成,王守刚,李本银.
豫南稻区再生稻气候适宜性分析与实践[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7):41-44.
被引量:23
9
汪利林.
2BX-3型播种机改进及推广[J]
.农机试验与推广,1995(3):25-26.
10
潘松,陈盾,李雯,冯细平,杨伟光,廖禺,叶春,陈立才.
晒场稻谷收集机试验方法探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6):63-64.
被引量:1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