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信用卡》
2006年第09X期27-34,共8页
China Credit Card
同被引文献41
1 李孟来.我国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应用探讨[J]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9(2):51-53. 被引量:3
2 张明.信用卡风险透视与防范[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1):27-29. 被引量:6
3 陈建.信用评分模型综述[J] .中国信用卡,2005(1):46-49. 被引量:17
4 殷建.对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的分析[J] .中国信用卡,2006(07X):51-53. 被引量:8
5 姜琳.美国FICO评分系统述评[J] .商业研究,2006(20):81-84. 被引量:30
6 肖文兵,费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及最优参数选择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10):73-79. 被引量:47
7 朱晓明,刘治国.信用评分模型综述[J] .统计与决策,2007,23(2):103-105. 被引量:19
8 刘慧婷,倪志伟,李建洋,刘政怡.基于交叉覆盖算法的时间序列模式匹配[J] .计算机应用,2007,27(2):425-427. 被引量:8
9 刘慧婷,倪志伟,李建洋.时间序列相似模式的有效匹配[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19(6):725-729. 被引量:4
10 Huang N E,Shen Z,Long S R, et al.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the Hilbert spectrum for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alysis [J]. Proc R Soc Lond A, 1998,454: 903 -995.
引证文献8
1 梁晓雯.基于新型模糊神经网络的信用卡审批发卡的信用评估模型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26-31. 被引量:1
2 刘慧婷,倪志伟.基于EMD与交叉覆盖算法的个人信用的评估[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9):4472-4474.
3 庄传礼.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特点及应用方式探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8):57-58. 被引量:3
4 刘玉峰,贺昌政.Subagging在个人信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9):188-190. 被引量:4
5 高小梅.中美信用卡市场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13,20(11):229-232.
6 邓逸,徐晓敏.基于互联网行为信息的P2P个人信用评价模型[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2):89-94. 被引量:4
7 聂纪予.基于信用评分和数据挖掘对商业贷款违约情况的预测方法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2020,0(4):144-147. 被引量:1
8 陈惠民,汪禄坤.我国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的应用探讨[J] .时代金融,2015(36):229-23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6
1 白云峰,毕强.美国个人信用评分体系研究及启示[J] .现代管理科学,2010(12):31-32. 被引量:18
2 庄传礼.我国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发展研究[J] .征信,2011,29(1):5-8. 被引量:5
3 陈步雨.信用管理局评分对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启示[J] .学理论,2012(24):43-44.
4 李新颖.个人信用评估研究综述[J] .现代商业,2013(21):40-42. 被引量:1
5 曹杰,邵笑笑.基于信息增益和Bagging集成学习算法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46(8):90-98. 被引量:10
6 伊钰玥.垄断竞争环境下个人信用支付产品改善策略研究——以蚂蚁花呗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7(17):61-62. 被引量:1
7 王磊.基于BP神经网络的P2P网络借贷个人信用评价模型[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185-187. 被引量:1
8 曹莹,苗志刚,张宇敬.情感神经网络在信用卡评估中的应用[J] .现代电子技术,2016,39(15):130-132.
9 李前慧,钟源,姜英玉,曾光.基于用户行为的互联网平台个人信用评分体系研究[J] .现代商业,2017(30):45-46.
10 陈麒宇,张芳,章锐.风水协同运行控制信息的传输[J] .发电技术,2018,39(1):53-57. 被引量:12
1 姜丹,舒杨.权证定价模型综述[J] .职业圈,2007(12):80-81.
2 肖聪.信用风险模型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3):304-304.
3 陈栋.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金融模型综述[J] .商情,2014,0(43):12-12.
4 林林,徐翔宇.信用风险模型综述及对我国借鉴[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09,0(1):58-59. 被引量:3
5 柳文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定量模型综述[J] .中国外资,2011(16):35-36. 被引量:2
6 投资大师教你技术分析[J] .钱经,2008(5):132-135.
7 李晓娟.银行业面临架构转型[J] .金融科技时代,2012,20(12):44-46.
8 张志翔.当前基层人行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南方金融,1996(11):45-45.
9 静毅男,刘云龙.在全球范围内分散老龄化风险[J] .经济研究参考,2010(30):28-28.
10 王彦军.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基础及模型综述[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6):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