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敦煌古藏文写卷中的“vjang”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敦煌古藏文写卷中有数条关于吐蕃与vjang关系的记载,分析这些记载,并将这些记载与《南诏德化碑》、《云南志》及新旧《唐书》中的有关记载进行对照,可以认为写卷中的vjang只能是唐代割据云南一带的南诏。
作者
赵心愚
机构地区
西南民族大学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2006年第3期45-47,共3页
China Tibetology
关键词
吐蕃
南诏
敦煌文献
民族关系史
分类号
K28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作者简介
赵心愚,历史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史研究。(成都610041)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1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1
JF·洛克著,刘宗岳等译.《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37,121,122页.
2
《资治通鉴》[Z]卷二○四,永昌元年条.
3
道光《云南通志·金石志》[Z].
4
樊绰.《云南志》[Z].赵吕甫校释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38页.
5
汪宁生.
《南诏中兴二年画卷》考释[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80(0):136-148.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16
1
周宏伟.
唐《西洱河图》与全新世中期以来洱海水系变迁[J]
.第四纪研究,2006,26(4):621-627.
被引量:4
2
安琪.
图像的历史叙事——以《南诏图传》中的“图文关系”为例[J]
.民族艺术,2012(4):94-99.
被引量:3
3
杜成辉.
《南诏图传》中补绘的“文武皇帝”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4):144-147.
被引量:2
4
张素丽.
乐府古辞《江南》主题及意象考论[J]
.安顺学院学报,2018,20(5):27-30.
5
罗勇.
元明清时期的细奴罗故事及其社会意义[J]
.民族史研究,2011(1):314-329.
6
吕跃军,张立志,张锡禄,杨毅梅.
白族传统防病思想:历史、宗教与民俗[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5):78-85.
被引量:1
7
王京晶.
《南诏图传》的创作、使用与流传[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6):69-76.
被引量:1
8
吴宇航,李富伦.
变迁与凝聚:大理洱海流域水信仰与传说及其社会功能[J]
.红河学院学报,2021,19(2):58-63.
9
李东红,牛坤.
唐代中国西南边疆历史的整体发展——贞元册封南诏的过程、意义及影响再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3):141-147.
被引量:2
10
杨德爱.
白族水神崇拜雏形的人类学透视[J]
.大理大学学报,2021,6(7):1-7.
同被引文献
213
1
江岚.
吐蕃归义军时期敦煌尼寺财产的支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13-19.
被引量:3
2
曾雪梅,张延清.
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梵夹装藏文写经考录(上)[J]
.中国藏学,2008(3):194-206.
被引量:6
3
陈楠.
P.T.999号敦煌藏文写卷再研究——以往汉译本比较及相关史事补正与考辨[J]
.中国藏学,2008(3):19-27.
被引量:14
4
张延清.
吐蕃和平占领沙州城的宗教因素[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81-84.
被引量:11
5
张福慧,陈于柱.
敦煌古藏文、汉文本《十二钱卜法》比较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3):69-72.
被引量:6
6
李吉和.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吐蕃、汉族文化互动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31-35.
被引量:4
7
陶占琦.
西藏盐井纳西族的发展现状及其宗教信仰[J]
.西藏研究,1999(2):117-121.
被引量:6
8
费孝通.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501
9
贺圣达.
“南诏泰族王国说”的由来与破产[J]
.中国社会科学,1990(3):209-222.
被引量:8
10
陈国灿.
唐朝吐蕃陷落沙州城的时间问题[J]
.敦煌学辑刊,1985(1):1-7.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
8
1
赵心愚.
宣统《盐井乡土志》关于西藏么些人的记载[J]
.民族研究,2008(2):75-79.
被引量:4
2
杨铭.
敦煌藏文文献所见的南诏及其与吐蕃的关系[J]
.敦煌研究,2008(2):71-75.
被引量:10
3
杨福泉.
从姜察拉本、姜摩赤尊到金城公主——唐代汉、藏、纳三族关系的一段轶事考释[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5):39-44.
4
杨富学,樊丽沙.
新世纪初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
.西夏研究,2012(1):98-112.
被引量:2
5
杨富学,樊丽沙.
新世纪初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
.甘肃民族研究,2012(3):17-29.
6
赵心愚.
从P.T.1287卷赤德祖赞传记看南诏与吐蕃关系的变化[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1):68-73.
7
阿错.
古代藏文文献中的姜(vjang)及姜域(vjang yul)解读[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5):59-65.
被引量:2
8
李心宇.
蒙元时期云南蒙古语地名“哈剌章”“察罕章”释义[J]
.学术探索,2021(9):107-117.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杨富学,樊丽沙.
新世纪初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
.西夏研究,2012(1):98-112.
被引量:2
2
杨富学,樊丽沙.
新世纪初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
.甘肃民族研究,2012(3):17-29.
3
赵心愚.
从P.T.1287卷赤德祖赞传记看南诏与吐蕃关系的变化[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1):68-73.
4
吴会蓉.
民国时期《西康通志》的编纂及其学术价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5):7-11.
被引量:4
5
O.达日玛巴斯尔.
元代蒙古历史文献所见之“哈剌章”和“察罕章”考释[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5):1-9.
被引量:1
6
雷信来,李大卫.
南诏大理国政治伦理思想析理[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14(9):1-6.
7
钱光胜.
藏地朝圣五台山、鸡足山比较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3):36-42.
被引量:1
8
张福平,高张,马倩倩,宋智渊,李广文,李旭谱,苏玉波.
面向敦煌市绿洲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构建研究[J]
.土壤通报,2017,48(5):1047-1054.
被引量:8
9
韩树伟.
契约文书与中世纪吐蕃习惯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西夏研究,2018(1):120-125.
10
陆离.
论唐蕃长庆会盟后吐蕃与回鹘、南诏的关系[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29(3):41-51.
被引量:8
1
黄建中.
唐代会昌朝重修《宪宗实录》质疑[J]
.思想战线,1996,22(4):89-92.
2
郭德静.
新旧《唐书》时日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1):57-57.
3
余恕诚,郑传锐.
新旧《唐书》所载唐与四邻交往事迹拾误[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2):63-67.
被引量:1
4
杨尘.
唐昆陵、濛池都护府设置时间辨析[J]
.西域研究,1998(3):96-99.
被引量:1
5
陈民.
《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出版[J]
.敦煌研究,2008(6):33-33.
6
褚俊杰.
论苯教丧葬仪轨的佛教化——敦煌古藏文写卷 P.T.239解读[J]
.西藏研究,1990(1):45-69.
被引量:41
7
房继荣.
英藏敦煌古藏文文献述要[J]
.西北民族研究,2006(2):150-157.
被引量:5
8
叶拉太.
敦煌古藏文吐蕃地名所反映的古代民族情况[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2):84-92.
被引量:4
9
看召草.
从敦煌古藏文《赞普愿文》看吐蕃王朝的崩溃[J]
.甘肃民族研究,2008(4):75-76.
10
王清华.
彝族典型服饰羊皮褂的社会价值[J]
.华夏地理,1992(6):54-57.
中国藏学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