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灾害面前,如何体现责任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3.16亿人受灾,死2006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600亿元人民币……”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截至8月15日的统计表上,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我国今年正遭受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台风及其带来的洪涝灾害无疑最为引人注目。
作者
杜大强
杨红雨
机构地区
浙江日报社
南方日报社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8-29,共2页
Chinese Journalist
关键词
灾害损失
责任感
直接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
洪涝灾害
统计表
民政部
人民币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瞿曌.
美国大学电气电子工程实验教学简介[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5):175-178.
被引量:10
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J]
.中国基础科学,2003(4):4-7.
被引量:5
3
金胜勇,刘雁.
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的逻辑构建[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4):88-90.
被引量:24
4
郑蓓蓉,谢楠.
模糊数学在实验室评估中的应用[J]
.温州大学学报,2001,14(2):56-5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瞿曌.
美国工程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6):12-13.
被引量:6
2
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3
郑全太.
略论图书馆评价的哲学范畴[J]
.图书情报工作,1998,42(4):10-11.
被引量:8
4
杨宜培,韩天锡,刘晓琴.
全日制理工科地方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J]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16(3):39-41.
被引量:5
5
范并思.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的新视野──兼评《上海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1999,20(4):1-3.
被引量:31
6
谢友宁.
重构图书馆评价体系的研究[J]
.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4):17-20.
被引量:6
7
黄俊贵.
办馆效益探微[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1):8-13.
被引量:41
8
陈斌.
实验教学评估标准的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19(2):138-139.
被引量:14
9
王桂琴,王艳秋.
略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评估[J]
.图书馆学研究,2000(6):9-10.
被引量:5
10
魏铁进.
图书馆评估中的AHP方法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4):86-89.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37
1
徐淑华,綦明正.
创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89-91.
被引量:32
2
翁仕鹏.
中美一流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对比研究[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4(3):20-26.
被引量:3
3
危怀安,徐晓林,刘燕美,王炎坤.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的政府职能[J]
.中国行政管理,2005(2):29-31.
被引量:6
4
李鹏云,胡岚,沈祥兴.
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持续评估[J]
.图书情报知识,2005,22(3):103-106.
被引量:4
5
金胜勇,于淼.
继承还是颠覆——共建共享对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影响[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2-5.
被引量:15
6
王新年,乔卫东,晏克俊.
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做好启发式实验教学[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8):89-92.
被引量:14
7
杨艺.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9):94-96.
被引量:10
8
阮孟禹.
图书馆评估的意义与缺失[J]
.图书馆建设,2006(2):102-103.
被引量:29
9
胡建平,陈晓凤.
社区图书馆发展对策研究——宁波社区图书馆现状调查与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1):72-74.
被引量:5
10
贺培凤,袁永旭,吕艳华.
建立医药信息资源评估体系的构想[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5(5):10-12.
被引量:1
1
戴晓文,刘昌衍.
快速 准确 有序 求变——地方台灾害性事件报道的实践与思考[J]
.声屏世界,2010(9):23-25.
2
邓岚.
对历史负责 为现实服务 替未来着想——记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档案工作[J]
.中国减灾,2010(8):34-35.
被引量:1
3
肖柳.
应急指挥 心理疏导——冰雪灾害中的广播宣传创新[J]
.中国记者,2008(3):40-41.
4
刘会召,胡春磊,谭淑芬,蔡颖.
电视媒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作用及评价[J]
.当代电视,2008(7):27-29.
被引量:3
5
滕朋.
台风灾害报道的理性分析——以《海峡都市报》“海棠”台风报道为例[J]
.新闻知识,2006(9):40-42.
6
关于举办2008防灾减灾论坛的通知科协学发【2008】78号[J]
.国际地震动态,2008(6):45-48.
7
戴晓文,刘昌衍.
快速应对 彰显本色——地方台灾害性新闻报道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8):87-88.
8
吕铁英.
防灾档案的形成现状与对策[J]
.兰台世界(上旬),1996(11):9-10.
9
李朝峰.
浅析档案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J]
.山东档案,2013(4):35-36.
被引量:1
10
今年洪涝灾害冲走721亿元[J]
.青年记者,2008(18):5-5.
中国记者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