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4-45,共2页
Zhejiang Archives
同被引文献57
-
1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历史研究,2000(4):151-167. 被引量:64
-
2李芳.民国文献的保护和鉴藏工作[J].图书馆建设,2005(2):109-110. 被引量:11
-
3江河.国图民国文献面临消失殆尽的危险[J].北京档案,2005(5):10-11. 被引量:24
-
4万学晶.中文图书回溯建库工作探索[J].科技广场,2005(4):97-98. 被引量:1
-
5王向峰.图书馆民国文献的社会需求和开发利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63-66. 被引量:12
-
6朱开忠.对于古籍数字化的思考[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5(3):23-25. 被引量:5
-
7张莉.浅谈清末普通图书的抢救拍摄[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5(3):26-28. 被引量:2
-
8张培美,杨亦青.清末和民国图书的特点及其著录方法的探索[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35(3):42-44. 被引量:2
-
9廖铭德.图书厄运史[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23(5):94-96. 被引量:7
-
10石梅.利用缩微数字技术抢救民国时期文献[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6(2):43-4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4
-
1曾洁莹.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措施刍议[J].全国新书目,2009,0(8):4-7. 被引量:3
-
2裴文玲,普武胜.浅淡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J].当代图书馆,2008(1):60-62. 被引量:3
-
3裴文玲.济南市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保护研究[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3):62-64. 被引量:3
-
4赵伯兴,郑春汛,谢萍.民国文献合作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4):73-75. 被引量:4
-
5施小林.试论图书馆民国图书回溯编目工作[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2):46-49. 被引量:3
-
6邓雪梅.贵州省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对策[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82-84. 被引量:4
-
7荣红涛.重视民国文献保护:兼与民国前文献保护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9-12. 被引量:8
-
8刘小兵.关于民国中医药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11):59-62. 被引量:7
-
9阮素雯.试论民国文献损毁的原因[J].山西档案,2010(6):18-20. 被引量:9
-
10朱晓琴.民国时期农业文献的类别、价值与保护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194-19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8
-
1祝介梅.史海寻“疫”、嘉惠学林:《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读后[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1(2):264-270.
-
2周建华.民国文献原生性保护综述[J].科技创业家,2013(13). 被引量:1
-
3邓雪梅.贵州省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对策[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82-84. 被引量:4
-
4邓雪梅.贵州省图书馆民国地方文献收藏述评[J].贵州文史丛刊,2009(4):96-99. 被引量:2
-
5刘芳.民国时期岭南医籍的整理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8):57-60. 被引量:2
-
6赵莹,田刚.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现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9):22-25. 被引量:5
-
7吴丽杰.民国文献数据库建设管见——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1):35-38. 被引量:11
-
8王瑞珍.农业文献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23-22825. 被引量:1
-
9张云.民国中医药文献保护中的新善本意识[J].新世纪图书馆,2012(2):73-75. 被引量:2
-
10李海瑞.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的整理与利用——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34(3):53-55. 被引量:4
-
1顾晓宁.民国文献保护的思考——基于南京图书馆民国文献酸化抽样测试结果[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S1):62-65. 被引量:3
-
2王新才,王珂.我国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对策研究——以武汉大学馆藏民国文献为例[J].图书情报研究,2013,6(1):16-19. 被引量:8
-
3邓雪梅.贵州省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对策[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82-84. 被引量:4
-
4袁敏杰.新闻人形象琐议[J].今传媒,2008,16(3):41-41.
-
5王青云.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刍议[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21(4):27-29. 被引量:10
-
6曾洁莹.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措施刍议[J].全国新书目,2009,0(8):4-7. 被引量:3
-
7周爱武.民国图书签名本外延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6):80-84. 被引量:2
-
8谢雷.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2(8):13-14. 被引量:13
-
9裴文玲,普武胜.浅淡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J].当代图书馆,2008(1):60-62. 被引量:3
-
10潘健.从信息共享空间(IC)视角谈古籍和民国文献的应用与保护——以金陵图书馆为例[J].贵图学刊,2014(2):41-4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