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阳明心学与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王夫之《姜斋诗话》是中国古代诗话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学术界对其“心之元声”论重视不够。“心之元声”论,是王夫之对诗歌本质的基本看法,也是其诗歌理论批评的出发点。这一重要理论,与阳明心学有着紧密的思想渊源。自阳明心学延伸而出的李贽“童心说”、公安派“性灵说”,都对王夫之诗学中情景交融、现量直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
张少康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第4期20-25,61,共7页
Ethnic Art Studies
关键词
王夫之
〈姜斋诗话》
心之元声
阳明心学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张少康,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871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4
1
黄南珊,李倩.
情感的雅化、理化和寓象化——论王夫之理性主义的诗道性情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5):132-136.
被引量:2
2
刘畅.
试论庄子哲学与船山美学思想的关系[J]
.学术月刊,1985,17(10):55-60.
被引量:3
3
叶朗.
王夫之的美学体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2):3-17.
被引量:14
4
谭承耕.
船山诗论的艺术辩证法[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14(2):76-81.
被引量:4
5
钱仲联.
王船山诗论后案[J]
.文艺理论研究,1980(1):90-94.
被引量:5
6
刘畅.
王船山“现量”说对传统艺术直觉诗论的改造[J]
.江汉论坛,1984(10):49-53.
被引量:5
7
肖驰.
王夫之的诗歌创作论——中国诗歌艺术传统的美学标本[J]
.中国社会科学,1984(3):143-168.
被引量:11
8
肖驰.
从前后七子到王夫之——论古代两大诗学思潮的汇流[J]
.学术月刊,1983,15(1):55-60.
被引量:1
9
马积高.
论王船山的《楚辞》学及其辞赋——兼论船山文学思想和创作的一个特质[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11(4):45-56.
被引量:2
10
何慎怡.
《诗古微》版本述略[J]
.中国文学研究,1990(2):61-6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王伟.
论《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中的“体”[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76-81.
2
韩振华.
“日生日动”与生存的时间性命题——王船山“时”观解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2):170-174.
3
夏建军.
“心之元声”——略论王夫之诗歌美学思想的本质论[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2):89-92.
被引量:1
4
陈勇.
王夫之诗学传布、接受和研究史述要[J]
.船山学刊,2020(5):21-32.
5
赵飞.
现量与具身[J]
.诗刊,2020(20):65-6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纳秀艳.
百年王夫之《诗经》学研究状况与评述[J]
.诗经研究丛刊,2020(1):190-209.
1
洪涛.
《姜斋诗话》、《原诗》心物接触论的比较──并略论西方文论的相关议题[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4-26.
2
曾玲先.
王船山的《姜斋诗话》与人格精神[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3(5):43-46.
3
刘晓林,阳建雄.
《姜斋诗话》艺术论略说[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3(5):47-50.
被引量:1
4
曾淑珍.
王夫之的八股文观[J]
.消费导刊,2008,0(5):216-216.
5
薛扬.
论王夫之的八股文观[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24-26.
6
徐漪平.
王夫之化境说初探[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10):41-42.
7
仰海龙.
从《姜斋诗话》看王夫之的八股文观[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8):40-40.
8
陈良锦.
“以乐景写哀”辨[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3(3):106-108.
9
安葵.
立意与形象[J]
.戏剧文学,1996,0(8):37-40.
10
李壮鹰.
“‘势’字宜着眼”[J]
.文艺理论研究,2004(1):87-91.
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