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渤海湾的围海造陆过程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宝坻至林亭口断裂、蓟运河断裂与海河断裂所围成的马蹄形凹陷区在全新世海侵时期形成一个古渤海湾。湾内大量发育牡蛎礁。后经古黄河三角洲和古滦河三角洲的充填、湾口砂坝的发育,至蛏头沽贝壳堤形成时期,海湾全部成陆,湾区广泛分布着含海生贝类介壳的黑色淤泥层,显示本区历史上就是风暴潮灾害严重地区。
作者
贾艳杰
田代沂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
出处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42-46,64,共6页
关键词
古渤海湾
牡蛎礁
贝壳堤
风暴潮
造陆过程
分类号
P736.2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3
1
李世瑜.
古代渤海湾西部海岸遗迹及地下文物的初步调查研究[J]
.考古,1962(12):652-657.
被引量:39
2
程高城,吴国权,楚小平.
大庆地区地下水中氟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0(2):19-21.
被引量:6
3
徐家声.
渤海湾黄骅沿海贝壳堤与海平面变化[J]
.海洋学报,1994,16(1):68-77.
被引量:35
4
张忍顺.
渤海湾淤泥质海岸潮汐汊道的发育过程[J]
.地理学报,1995,50(6):506-513.
被引量:18
5
丁东,任于灿,李绍全,周永青.
黄河三角洲及邻区的风暴潮沉积[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5,15(3):25-34.
被引量:17
6
郑文俊.
天津地区咸水层底界埋深与地质构造关系[J]
.地震学刊,1989,9(4):144-147.
被引量:3
7
任福弘,曾溅辉,刘文生,张翠云.
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及氟的赋存形式与地氟病患病率的关系──以华北平原为例[J]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6,17(1):85-97.
被引量:55
8
王宏.
渤海湾全新世贝壳堤和牡蛎礁的古环境[J]
.第四纪研究,1996,16(1):71-79.
被引量:29
9
郑彦鹏,王勇,陈宇坤,韩国忠.
天津塘沽地区海河断裂的浅部构造特征[J]
.海洋科学进展,2006,24(3):307-313.
被引量:5
10
李向全,祝立人,候新伟,张莉.
太原盆地浅层高氟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
.地球学报,2007,28(1):55-61.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3
1
马振兴.
渤海湾滨岸风暴潮沉积[J]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8(3):62-66.
被引量:4
2
王菲,朱兆洲,李军.
天津滨海地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9):45-50.
被引量:4
3
高玉巧,刘立.
渤海湾贝壳堤研究现状及意义[J]
.海洋地质动态,2003,19(5):7-9.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瞿亦容,郦能惠,陈晖.
回填贝壳砂耐久性试验研究[J]
.海洋工程,2006,24(1):110-114.
被引量:2
2
王冠民,董春梅,赵勇生,高玉飞.
黄河三角洲东营港潮坪上的贝壳沉积[J]
.古地理学报,2006,8(3):389-395.
3
李学宁.
天津滨海贝壳堤成因与海岸线的演变[J]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9,30(1):9-15.
4
田家怡,谢文军,孙景宽.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脆弱生态系统破坏现状及保护对策[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138-143.
被引量:18
5
赵艳云,田家怡,胡相明,孙景宽,夏江宝.
无棣贝沙堤植物多样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343-1346.
被引量:4
6
赵艳云,田家怡,孙景宽,胡相明.
滨州北部贝沙堤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2):136-140.
被引量:11
7
田立柱,王东,裴艳东,王福,李建芬,商志文,王宏.
天津滨海新区中全新世以来地形地貌演化[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11,34(1):53-62.
被引量:4
8
赵艳云,胡相明,刘京涛,孙景宽.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植被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11,31(2):177-180.
被引量:3
9
栾锡武,刘凤,孙钿奇,李晓芸.
渤海构造收缩与沉积充填[J]
.现代地质,2011,25(3):429-439.
被引量:5
10
余凤玲,Adam D.Switzer,郑卓,王福,黄昭权.
榕江河口冲积平原的沉积特征及其对灾害气候事件的响应[J]
.第四纪研究,2013,33(6):1171-1182.
被引量:12
1
蓝先洪.
河口三角洲沉积地球化学研究[J]
.海洋地质动态,1994,10(9):1-3.
被引量:3
2
刘福寿.
现代滦河三角洲发育特征[J]
.海洋通报,1993,12(1):54-60.
被引量:5
3
武东辉,田林亚.
GPS-RTK在蓟运河图根控制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J]
.工程勘察,2011,39(10):49-51.
4
阎玉忠,王宏,李凤林,田立柱.
渤海湾西岸晚更新世沉积的差异性特征[J]
.第四纪研究,2006,26(3):321-326.
被引量:42
5
杨道富,刘仕平,李学平.
用沉积理论分析黄河的造陆过程[J]
.人民黄河,2005,27(8):1-2.
6
许炯心.
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中的陆域水沙临界条件研究[J]
.地理研究,2002,21(2):163-170.
被引量:45
7
李元芳.
西汉古黄河三角洲初探[J]
.地理学报,1994,49(6):543-550.
被引量:10
8
杨港生,赵根模,邱虎.
地震集群分析法研究及其在海河断裂中的应用[J]
.高原地震,1998,10(3):43-47.
9
周永青,任于灿.
黄骅全新世古黄河三角洲的特点及演化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5,15(1):73-80.
被引量:4
10
钱春林.
引滦工程对滦河三角洲盐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的影响[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3,5(2):41-45.
被引量:1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