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5,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同被引文献68
-
1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923
-
2杨钟鸣,丁志.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茶叶,2005,27(1):6-7. 被引量:29
-
3郭向荣,陈裕先.大学生创业实践运行机制的工程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61-62. 被引量:2
-
4施兆鹏.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J].茶叶科学,2005,25(1):1-6. 被引量:14
-
5谢芬,杨江帆.茶文化与茶叶经济的发展[J].茶叶科学技术,2005(1):12-13. 被引量:18
-
6杨晓明,董尚胜,谢文武.关注茶农风险 促进茶业和谐发展[J].中国茶叶,2005,27(5):38-39. 被引量:1
-
7贺益娥,李赛君,严重君.湖南茶馆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茶叶通讯,2006,33(1):47-48. 被引量:3
-
8龚永新.弘扬茶文化 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4):97-99. 被引量:32
-
9汪桓武,何莲,汪江.弘扬中华茶文化[J].贵州茶叶,2006,34(4):24-26. 被引量:6
-
10何新莲,卢松见(图).茶文化搭起经济大舞台[J].当代广西,2007(12):42-4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25
-
1贺益娥,刘仲华.弘扬湖湘茶文化 促进湘茶经济发展[J].茶叶通讯,2008,35(4):47-49.
-
2侯德云.茶文化对茶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天福集团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08(4):97-99. 被引量:4
-
3陈东灵.不完全信息下茶叶生产者的销售博弈分析[J].中国茶叶,2009,31(9):18-20. 被引量:1
-
4韩莹.现代茶文化及其功能分析[J].考试周刊,2010(26):40-41. 被引量:5
-
5陈熠.论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2(4):61-63. 被引量:5
-
6宋歌.以茶文化创新设计茶叶包装的途径[J].福建茶叶,2016,38(1):137-138. 被引量:3
-
7王艳.茶文化旅游引领茶叶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究[J].福建茶叶,2016,38(3):190-191. 被引量:2
-
8王金艳.茶叶品牌创建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研讨[J].福建茶叶,2016,38(4):272-273.
-
9蒋思雄.中国茶叶企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茶叶,2016,38(6):71-72. 被引量:2
-
10栗新.中华茶文化弘扬的渠道与路径探析[J].福建茶叶,2016,38(6):347-348.
二级引证文献43
-
1钭伟华.优雅于形专注于心 ——茶艺表演教学中的技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A01):740-740.
-
2李清光,李晓钟,周惠明.茶叶品种与产地识别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1,32(13):341-344. 被引量:8
-
3刘娟华.海西茶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的思考[J].福建茶叶,2012,34(1):44-47. 被引量:3
-
4刘娟华,尹攀登,袁书琪.闽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的思考[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7(3):89-94. 被引量:2
-
5李童贞,徐仲溪.依托生态茶文化旅游 助推沅陵茶产业发展[J].茶叶通讯,2012,39(4):47-50. 被引量:6
-
6衷凤英.茶文化对安溪茶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5):77-78. 被引量:4
-
7何庭发.茶文化与茶叶经济发展研究[J].新经济,2014(11):18-19. 被引量:6
-
8康日晖,李柳芳.基于政产学研合作的柳州茶产业发展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5-9. 被引量:2
-
9于萌.河北禅茶文化与茶经济[J].农业考古,2015,0(2):185-187. 被引量:3
-
10王瑀.市场指导下开发安徽祁门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7):151-152.
-
1张雁.葛粉布丁的生产工艺[J].中国农村科技,2005(4):16-17. 被引量:1
-
2沈月新.冷冻鱼圆质地的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4,3(3):121-126.
-
3潘顺顺,凌彩金,孙世利,赵超艺,卓敏,徐永恒.浅谈茶文化对茶经济的影响[J].广东茶业,2008(6):30-31. 被引量:3
-
4黄智高,刘淑丽.试论男士正装色彩设计的一般原则[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2):6-8.
-
5辛海庭.尚书“酒诰”与酒文化[J].中国酒,1996,0(6):53-55. 被引量:2
-
6李云生,李文琴,李康红.烟草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来源、控制及检测方法[J].云南农业科技,2014(4):59-64.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