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土地》
2006年第7期8-10,共3页
China Land
同被引文献99
-
1徐德信.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政治概念的一个经济分析框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5):33-36. 被引量:1
-
2赵亚辉,李慎鹏.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土资源导刊,2004,1(2):23-25. 被引量:3
-
3陈百明,周小萍.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J].资源科学,2004,26(5):38-45. 被引量:152
-
4张韶华.行政分权、财政联邦主义与地方政府举债行为[J].南方金融,2005(4):22-24. 被引量:3
-
5刘扬,董兆平.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效应分析和改进构想[J].财政研究,2005,21(8):24-27. 被引量:14
-
6郑培,朱道林,张小武.政府耕地保护行为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9):10-12. 被引量:10
-
7土地解密[J].财经,2006,0(4):34-44. 被引量:22
-
8孙立平.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J].今日南国,2006(4):14-14. 被引量:6
-
9伍红.试论财政分权中制度供给的关键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6,26(5):109-113. 被引量:4
-
10彭兴庭.“土地违法”为何多由地方政府主导[J].乡镇论坛,2006(06S):21-2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0
-
1赵晓,董栋.权力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6(12):95-100. 被引量:2
-
2张立彦.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扭曲与矫正[J].特区经济,2007(8):155-156. 被引量:2
-
3张立彦.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取向研究[J].城市问题,2007(11):97-101. 被引量:15
-
4彭海东,尹稚.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动机分析--我国地方政府与城市规划制定[J].城市规划,2008(4):41-48. 被引量:18
-
5张立彦.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差异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24(4):17-19. 被引量:7
-
6张立彦,李银生.芬兰公有土地租赁制度的特点与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25(11):168-171. 被引量:1
-
7陈竹.中国市场经济下居住空间的生产:转型与挑战[J].新建筑,2010(3):6-10. 被引量:7
-
8岳云华,冉清红,孙传敏,谢德体.政府在耕地减少中的责任和在耕地保护中的作为[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2):34-37. 被引量:2
-
9李泠烨.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的机制改革研究[J].浙江学刊,2015(5):142-148. 被引量:2
-
10周旺,徐天祥.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的实证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2):29-35.
二级引证文献56
-
1张翔.压力与容纳:基层政策变通的制度韧性与机制演化——以A市食品安全“全覆盖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1(6):90-97. 被引量:29
-
2张昕.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问题与政府行为模式分析[J].兰州学刊,2008(4):62-65.
-
3戴双兴.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土地利用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1-26. 被引量:44
-
4李雪飞,何流,张京祥.基于《城乡规划法》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探讨[J].规划师,2009,25(8):71-80. 被引量:25
-
5张立彦,李银生.芬兰公有土地租赁制度的特点与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25(11):168-171. 被引量:1
-
6杨峰.从“囚徒困境”看房地产企业土地囤积行为[J].现代经济探讨,2009(12):31-34. 被引量:3
-
7王芳芳,董骁.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及其弊端[J].城市问题,2010(2):69-73. 被引量:23
-
8余成跃.制度层面解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J].生产力研究,2010(9):139-141. 被引量:5
-
9姚雪萍,余成跃.从制度层面解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J].改革与战略,2010,26(10):14-17. 被引量:3
-
10罗必良.分税制、财政压力与政府“土地财政”偏好[J].学术研究,2010(10):27-35. 被引量:121
-
1管韬萍.借鉴香港土地管理经验推进宣山土地储备[J].上海土地,2004(6):16-19.
-
2肖淑兰,罗涛,王欣.广州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0(12X):31-32.
-
3彭雪雪,徐文学.香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江苏商论,2008(12):9-10. 被引量:3
-
4周旭,李梅.对我国土地财政的认识——基于香港和美国的土地财政[J].经济研究导刊,2014(26):176-177.
-
5刘虹,王传韬,吴伟曹,陈瑾,范建.借鉴香港渣打银行经验 构建农发行风险管理体系[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6):91-92.
-
6田肇树.学香港把握机遇 快速发展山西经济[J].山西科技,1997,0(4):17-18.
-
7陈旭,范冬梅.上海借鉴香港勾地制度的思考[J].上海房地,2010(12):32-34.
-
8王庭东,韩斌.论企业的合理边界——兼析对微软公司的分拆[J].经济问题,2001(2):44-46. 被引量:3
-
9郑学玲.香港农产品市场对汕头农业的启示[J].汕头科技,1995(1):11-15.
-
10赖明健,咸春龙.对“勾地制度”的思考[J].经济导刊,2010(2):9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