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9-61,88,共4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二级参考文献6
-
1(德)伯恩·魏德士(BerndRuthers)著,丁小春,吴越.法理学[M]法律出版社,2003.
-
2刘伟民.国际航空承运人责任制度出路何在?──对国际民航组织(常设)法律委员会第30届会议及其结果的综合评述[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8(8):22-26. 被引量:5
-
3黄力华.空运单法律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0):121-126. 被引量:6
-
4贺富永.关于航空承运人的国际法规定——华沙/海牙制度与危地马拉/蒙特利尔制度之比较[J].江苏航空,2001(1):37-38. 被引量:5
-
5贺元骅.论航空运输不合理延误及其责任[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2,13(1):17-20. 被引量:13
-
6穆书芹.浅谈航空承运人航运延误之法律责任[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3-6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30
-
1朱子勤,陈娟.试析我国有关航班延误的法律规定[J].行政与法,2008(11):84-88. 被引量:6
-
2贺富永.论航空运输延误及其法律责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34-37. 被引量:17
-
3朱淑朋.国内航班延误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探讨[J].潍坊学院学报,2013,13(4):118-120. 被引量:2
-
4杨帆.关于航班延误问题的法律分析及对策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20(3):31-35. 被引量:2
-
5郭丽韫.对航空运输延误的法律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6):39-43. 被引量:5
-
6贺富永.航班延误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15(5):3-6. 被引量:9
-
7吴常青.论航班延误经济赔偿的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8(5):254-256.
-
8郝秀辉.中国航空运输法律问题研究述评——中国航空法学30年研究综述(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27-35. 被引量:5
-
9宋益敏.论航班延误的法律完善[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6):191-192. 被引量:1
-
10严晓晨.论航空运输延误及其法律责任[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189-18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93
-
1贺富永.论航空运输延误及其法律责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34-37. 被引量:17
-
2王霞,黄尽能.航班延误中的归责与赔偿[J].空运商务,2007,0(19):12-14. 被引量:2
-
3杨帆.关于航班延误问题的法律分析及对策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20(3):31-35. 被引量:2
-
4谢云双.航班延误补偿的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04(8):33-34. 被引量:4
-
5董念清.欧盟关于航班拒载取消延误时对旅客补偿的规定[J].中国民用航空,2004(7):33-35. 被引量:5
-
6郭丽韫.对航空运输延误的法律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6):39-43. 被引量:5
-
7贺富永.航班延误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15(5):3-6. 被引量:9
-
8李伟芳.航空承运人航班延误的法律分析[J].政治与法律,2004(6):97-100. 被引量:16
-
9杨惠.关于《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的几个问题[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5,23(1):49-53. 被引量:14
-
10林石平.正确认识和处理航班延误[J].中国民用航空,2004(12):44-4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2
-
1王观军.基于航班延误服务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3):89-90. 被引量:1
-
2张震霞,陈钊.航班延误后的法律思考及相关立法建议[J].法制与社会,2008(7).
-
3韩冰.论客运航班延误及其民事责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3):40-44. 被引量:6
-
4宋益敏.论航班延误的法律完善[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6):191-192. 被引量:1
-
5刘伟民.论航空运输延误和“超售”拒载的违约责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28-34. 被引量:11
-
6冯帅.天气原因致客运航班延误法律赔偿责任分析[J].学理论,2013(17):155-156.
-
7贺富永.航空运输延误及判断依据[J].河北法学,2016,34(5):71-86. 被引量:1
-
8邢韵.试论航班延误及其法律责任[J].东方企业文化,2010(18):3-3.
-
9魏中许.航班延误纠纷治理: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5):25-29. 被引量:2
-
10郝秀辉.中国航班延误赔偿责任司法认定的困境与实践[J].北方法学,2016,10(5):46-6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3
-
1王锡柱.航班时刻纳入航空运输合同制度建构[J].人大法律评论,2020(2):186-201.
-
2康星雨.如何平衡航空客运合同中航空公司与乘客权益——以航空公司超售合同为例[J].民商法争鸣,2021(1):49-58.
-
3郝秀辉.中国航空运输法律问题研究述评——中国航空法学30年研究综述(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27-35. 被引量:5
-
4许光县.大飞机项目视域下的航空民法研究[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3):60-62.
-
5李杨,郭莉.航班延误的界定及民事责任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44-47. 被引量:10
-
6谭秀炳.牵引变电所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应用研究[J].西铁科技,2000(1):13-16. 被引量:1
-
7冯帅.天气原因致客运航班延误法律赔偿责任分析[J].学理论,2013(17):155-156.
-
8吴晶晶.论航空客运中的机票超售[J].青年与社会,2013(8):71-72.
-
9张羚君.国内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延误的民事责任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2):86-89.
-
10袁松昱.探究民航航班延误原因及解决出路[J].中国电子商务,2014(7):83-83.
-
1王英伫.保函的效力问题——记一起海运合同索赔纠纷案[J].山东对外经贸,1999(1):37-38.
-
2闫凤霞.简述我国民用航空运输延误中的基础法律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3):226-226.
-
3陈艳华.略谈“无单放货”问题的对策[J].才智,2008,0(2):237-237.
-
4赵静.航空旅客运输承运人责任的法律性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1):298-298.
-
5郭丽韫.对航空运输延误的法律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6):39-43. 被引量:5
-
6张丽.试论航班延误的国际立法[J].法制与社会,2006(17):86-86. 被引量:2
-
7王卉.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经贸实践,2015,0(10X):10-11.
-
8张望平,侯代悦.《蒙特利尔公约》第五管辖权规则论析——以航空旅客运输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视角[J].时代法学,2011,9(5):95-100. 被引量:5
-
9沈劈峰.简论民航“依法行政”的理念与方法——《民用航空法》第三条解读[J].民航管理,2008(9):23-25. 被引量:1
-
10夏建华.浅析合同法中债的保全制度[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12(1):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