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榨菜北方制种最佳播期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试验共设8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榨菜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北方制种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以3月25日至4月1日播种产量最高,种子质量最好;发芽试验表明,榨菜种子有31d左右的后熟期。
作者
杨连勇
管锋
姜守全
刘磊珍
机构地区
贺家山原种场种科所
出处
《种子科技》
2006年第4期39-41,共3页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榨菜
北方制种
播期
产量
种子质量
分类号
S637.303.8 [农业科学—蔬菜学]
作者简介
杨连勇(1975-),男,湖南慈利人。2000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艺师,从事榨菜和豇豆育种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杨连勇,王日勇,管锋,刘磊珍.
茎用芥菜(榨菜)夏季北繁制种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05(4):15-16.
被引量:6
2
周晗,戈加欣.
榨菜雄性不育系最佳授粉时间的研究[J]
.种子科技,2004,22(6):346-347.
被引量:1
3
戈加欣.
杂交榨菜制种蜜蜂授粉技术研究[J]
.种子,2004,23(10):56-57.
被引量:5
4
张红,刘义华,范永红,胡代文,彭福英.
杂交茎瘤芥涪杂一号制种技术研究[J]
.长江蔬菜,2005(2):47-48.
被引量:2
5
陈材林,周光凡,范永红,林合清,刘义华,王彬.
茎瘤芥新品种涪杂1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03(1):23-24.
被引量:11
6
刘义华,范永红,周光凡.
“涪杂一号”榨菜制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西南园艺,2002,30(3):18-20.
被引量:4
7
陈竹君,孙卫国,江炳良,张佐民,陈一鹏.
优质高产春茎用芥菜新品种浙桐一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1992(4):15-16.
被引量:3
8
侯剑.
杂交油菜制种提高母本制种结实率的研究 Ⅱ.不同海拔高度对母本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J]
.种子,2004,23(3):36-38.
被引量:7
9
郭佐世.
青海省油菜制种业的发展思考[J]
.中国种业,2005(8):11-12.
被引量:6
10
曲亮,陈卫江,范连益.
三系杂交油菜南北两地制种差异比较[J]
.湖南农业科学,2004(2):14-1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侯国佐,潘文生.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春播制种技术研究 Ⅱ.适宜播种期的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1993,21(1):5-10.
被引量:3
2
陈竹君,高其康,吴根良,汪炳良,孙伟国,龚兰.
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花器形态结构及遗传变异[J]
.浙江农业学报,1993,5(3):172-176.
被引量:15
3
黄先群.
甘蓝型油菜制种和昆虫传粉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1994,22(6):7-13.
被引量:6
4
陈竹君,张明方,汪炳良,董伟敏,何君,陈文俊.
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1994,6(4):241-246.
被引量:7
5
张伟梅,马绍利,倪日群.
不同浸种预处理对杂交稻芽谷种子活力的影响[J]
.种子科技,2005,23(3):157-158.
被引量:5
6
陈竹君,孙卫国,张佐民,陈一鹏.
浙江茎用芥菜主要品种特性的调查研究[J]
.中国蔬菜,1989(1):31-34.
被引量:9
7
李炳华,郑淑华.
不同授粉时期时间对番茄杂交座果率和结籽数的影响[J]
.种子科技,1996,14(4):32-32.
被引量:15
8
侯国佐.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提高母本结实率的研究.Ⅱ.母本结实情况与田间温度、湿度关系的研究分析[J].种子,1998,.
9
颜启传,毕辛华.国际种子检验规程[Z].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185~186.
10
侯燕 朱文秀.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提高母本结实率的研究Ⅱ母本结实情况与制种产量的关系分析.种子,1998,:51-53.
共引文献
33
1
周晗,戈加欣.
榨菜雄性不育系最佳授粉时间的研究[J]
.种子科技,2004,22(6):346-347.
被引量:1
2
张红,刘义华,范永红,胡代文,彭福英.
杂交茎瘤芥涪杂一号制种技术研究[J]
.长江蔬菜,2005(2):47-48.
被引量:2
3
谢文闻,姜秋玲,刁青云.
中国蜂类授粉研究最新进展[J]
.中国蜂业,2007,58(6):12-14.
被引量:11
4
李大雄,陈华璋,饶勇,毛小锋.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油菜杂交种南种北制实施效果[J]
.种子,2007,26(6):114-116.
被引量:2
5
孟秋峰,王毓洪,汪炳良,任锡亮,藏全宇.
芥菜分类及茎瘤芥(榨菜)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184-187.
被引量:8
6
杨连勇,姜守全,管锋,郭军,姚仁祥.
榨菜青海夏季制种适播期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7,48(1):16-17.
被引量:1
7
范永红,周光凡,林合清,刘义华,王彬,陈材林,王旭祎.
茎瘤芥新品种涪杂2号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08(8):38-40.
被引量:11
8
侯国佐,唐胜利,侯剑,侯燕.
油研10号高产制种技术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种子,2008,27(9):130-133.
被引量:2
9
张延红,何春雨,林丽,陈红刚.
赤霉素对甘肃道地党参种子萌发的影响[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6):10-12.
被引量:3
10
管锋,杨连勇,姜守全,王莉.
茎瘤芥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09(11X):5-9.
被引量:6
1
代聪和,李玉华,邵珠良,张敬友.
西兰花一代杂交制种产量低的原因与对策[J]
.蔬菜,2005(10):16-17.
2
刘振铃,夏庆伟,刘金霞,代聪和.
西兰花一代杂交制种产量低的原因与科学的采种方法[J]
.上海蔬菜,2006(3):26-27.
被引量:1
3
谢明琼,燕家英,徐宏征.
京丰1号甘蓝露地越冬杂交制种技术[J]
.种子世界,1996(11):34-35.
被引量:2
4
陈满峰,赵娜,汪凯华,缪亚梅,王学军.
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大棚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83-84.
被引量:6
5
常庆涛,刘荣甫,高立荣,戴永发,陈学荣,谢吉先,黄荣华.
播期对春荞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5(8):77-79.
被引量:4
6
李宁,章建新,麻浩.
播期对新农菜豆1号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5):315-318.
被引量:2
7
李峰,彭静,林处发,柯卫东.
不同播期对藕莲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07(B08):51-53.
8
李彦生,杜明,刘长锴,张秋英,刘晓冰.
播期对调控菜用大豆籽粒蔗糖形成关键酶活力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5,34(4):606-610.
被引量:5
9
郑昭英,孙小镭,刘世琦,高俊凤.
乙烯在黄瓜体内分布及周年变化动态研究初报[J]
.山东农业科学,2003,35(4):15-17.
被引量:2
10
刘书梅,贾新合,李宾,李平.
不同播期对郑杂棉2号的生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0(8):76-76.
被引量:7
种子科技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