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早杂新组合T78优2155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初探
被引量:
2
Integrat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a new early season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T78 You 2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T78优2155早季栽培施肥水平、施用方法、密植规格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每667m2施纯N14kg、插植规格20 cm×20 cm,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3:2效果最佳,有利于获得高产。
作者
谢启光
机构地区
福建省武平县种子管理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2期14-15,共2页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关键词
T78优2155
早季
栽培
综合措施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
1
张建新,饶鸣钿,黄建鸿.
超级杂交稻Ⅱ优明86高产高效栽培措施的优化模型[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1):5-9.
被引量:8
2
王兆铨.
“T78优215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2):12-12.
被引量:1
3
谢启光.
杂交早稻“T78优2155”产量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4):5-6.
被引量:6
4
佟立伟.多元统计分析计算机程序[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240-250.
5
刘德金.农业试验常用统计方法[M].福州:福建农学院教务处,1984:180-267.
6
钱晓刚.
建立优质稻施肥模型的初步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89,9(1):27-31.
被引量:14
7
张建新,饶鸣钿,邓才生.
优质杂交早稻金优明100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2):169-173.
被引量:8
8
饶鸣钿,许旭明,陈少庭,廖朝阳.
杂交稻特优73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3):171-17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姜兆华.
优质早稻T78优2155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180-183.
被引量:5
2
戴蓉花.
杂交早稻新组合优Ⅰ316产量结构分析与增产途径[J]
.福建稻麦科技,2009,27(2):13-1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刘珠.
移栽密度与氮、钾肥对弱感光杂交稻‘元丰优86’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20,10(2):45-49.
2
陈晓波,饶鸣钿.
杂交早稻金优2155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12,27(2):130-134.
被引量:3
3
吴光明.
杂交稻新组合甬优9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4(5):55-57.
被引量:2
4
邓则勤,黄显波,饶鸣钿,林成豹,唐江霞,林美娟,梁水金.
杂交香稻泸优明占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密度、氮肥、钾肥选优模型的建立[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36(2):249-255.
被引量:5
5
吴光明,詹昌埜,郑亨万.
杂交稻泰丰优2098产量构成因素相关及通径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0):22-22.
被引量:1
6
邓则勤,黄显波,饶鸣钿,林成豹,唐江霞,林美娟,梁水金.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Effects of Transplanting Density, Nitrogen and Potassium Fertilization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an Aromatic Hybrid Rice "Luyoumingzhan"[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16(1):82-87.
被引量:1
7
刘珠.
新质源杂交稻金农2优3号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
.农业与技术,2020,40(3):82-85.
8
吴光明,林先杯,张彩艳.
杂交稻甬优1540组合产量构成因素相关及通径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21(2):111-113.
被引量:2
9
林先杯.
野香优676作中稻种植的产量构成特征及增产措施[J]
.福建稻麦科技,2021,39(3):33-36.
被引量:2
1
郑景生,吴新增.
杂交早稻新品种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05-106.
被引量:1
2
柯小彬.
晚稻T78优215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40-40.
3
张炼生.
上杭县杂交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福建稻麦科技,2016,34(1):65-67.
被引量:2
4
陈晓波,邹文广,饶鸣钿,卓伟.
施氮量对杂交早稻T78优2155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2):2161-2165.
被引量:4
5
谢建平.
T78优2155早季栽培氮肥施用方法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2011,42(1):81-82.
6
谢启光.
杂交早稻“T78优2155”产量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4):5-6.
被引量:6
7
李淑卿,刘国辉,洪苑.
杂交稻新组合T78优2155的特性与栽培[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6):641-642.
8
T78优2155[J]
.三明农业科技,2011(3):31-31.
9
姜兆华.
优质早稻T78优2155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180-183.
被引量:5
10
卢锦荣,王鸿林,朱海彬,黄冬娜,邱凤琴.
优质杂交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2015,46(4):4-6.
被引量:5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